密林根系窸窣,薄雾平缓曳动。行至词语的深处,向灯下验一把土。

灰色的天,灰色的路。在初冬的气息中,第三届豆瓣读书诗歌节如约而至。本届诗歌节以“词语的深处”为主题,围绕“细读诗歌”推出多样的活动与内容,你可以阅读诗人访谈,观看直播对谈和诗人讲诗视频,参与线上共读。

穿过语言的罗网,我们放大睛眸,窥见诗心贮藏万物。

专访黄灿然:谜团解开也就是诗歌的末日了
本期访谈由一个关于“声音”的具体问题引入,从对各种意义上的声音的辨析开始,谈到了诗歌的听觉与视觉因素、粤语与繁体字、国际性与地方性、创作的状态与阶段、翻译的要义、诗与小说的选择等等话题。关于诗歌与语言的真相也许就存在于这些丰富而含混的、毛茸茸的细节之中。就像黄灿然说的,诗歌是一种“幸运”与“神奇”的结合,“我相信谜团解开了也就是诗歌的末日了”。点击下图查看访谈全文:
直播活动:艾略特与我们——细读《荒原》
在生活转轮滑脱、茫然四顾的此刻,我们和百年前的《荒原》相遇。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形式,使它成为现代主义文学的里程碑,并持续地洞穿当下。11月5日,翻译家裘小龙、诗人周瓒、诗人胡桑,将通过细致的文本分析和跨学科的对话,与豆友一同走进“荒原”这片充满象征和隐喻的土地,寻找我们自己的意义和方向。点击下图预约直播:
直播活动:不止于情诗——细读聂鲁达
2024年是智利诗人聂鲁达诞辰120周年,也是其作品公版之年。诺奖授奖词称其诗歌“以一种伟大的力量赋予一个大陆的命运和梦想以生命”,这种力量来源于他如世界史百科般庞杂的人生经历,而他的笔下也远不止爱情。11月12日,西语翻译家赵振江、诗人臧棣,将与豆友共读聂鲁达其人其诗,感受他独一无二的人生华彩和诗歌图景。点击下图预约直播:
视频首发:王家新细读曼德尔施塔姆
结合其译者经验,诗人王家新逐句读解俄罗斯白银时代天才诗人曼德尔施塔姆,流放沃罗涅日时期最后的诗作《给娜塔雅·施坦碧尔》。在“恐惧与缪斯轮流值守”的命运面前,诗人以其跳跃突变的句法、格言般的简洁,释放淤积的生命之气,再度打开创世般的视野。点击下图观看完整视频:
共读活动:阿米亥诞辰100周年
2024年是以色列国宝诗人耶胡达·阿米亥诞辰100周年。置身于东西、古今、新旧、神圣与世俗之间,他与他的诗透明而睿智。点击下图,即可参与阿米亥精选诗集的共读活动,译者刘国鹏将在11月14日进行答疑,并围绕“昨日与今朝:阿米亥诗歌中的历史交织”与豆友展开主题讨论。
纪念痖弦:“落叶完成了最后的颤抖”
“我的灵魂如今已倦游希腊 / 我的灵魂必需归家”,台湾著名诗人痖弦于温哥华时间2024年10月11日清晨逝世,享年92岁。点击下图查看专题活动,聆听诗人蓝蓝细读诗作《伞》,进入痖弦通达平淡的语调,和不灭的悲悯与希望中。
“细读诗歌”文章
学者张新颖对冯至诗歌的细读。“从《十四行集》整体而言,这最后一首带有总结的性质,它呈现出自身敞开所获得的各种经验化合之后而成就的提升和开阔,几乎可以说,这是趋向于无限崇高的提升和无限旷远的开阔。”
美国诗人赫斯菲尔德的诗论《诗的九重门》的首篇文章。对诗歌的细读要求专注,“专注是一种特定的意识状态:敏锐、集中、心无旁骛,但同时是开放的、可渗透的。”“在这一心一意的专注中,世界与自我开始凝聚。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拓展:关于可以探知、可以感受、可以去完成的一切。”。
回顾文章精选了黄灿然对奥登的《斯芬克斯》《分水岭》《来信》等诗的精辟解读。正如奥登曾说过的那样:“诗歌不会让任何事发生”,但它却能够让我们在语言的微光中看见生活的真谛,找到面对世界的力量。
豆瓣读书诗歌节往届回顾
2022年第一届豆瓣读书诗歌节“石头决定开花”,主题侧重形象性、思想性,聚焦三位女诗人。面对不具名的问题,诗歌为我们提供一种可能。嘉宾:翟永明、蓝蓝、树才、臧棣、周瓒、黄灿然、廖伟棠、梁文道、陈思安、周晓枫等。
2023年第二届豆瓣读书诗歌节“群山的复调”,立足于诗歌的音乐性,介绍多种优质经典诗丛。嘉宾:西川、韩东、陈东东、蓝蓝、李元胜、西渡、杨铁军、柳向阳、凌越、胡桑、范晔、马永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