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人格测试
测试地址 黑暗核心人格测试 idrlabs.com
大五人格(The Big Five) 开放性(Openness):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能等特质。 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显示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特点。 外倾性(Extraversion):表现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质。 宜人性 (Agreeableness):具有信任、利他、直率、依从、谦虚、移情等特质。 情绪稳定性或神经质(Neuroticism):具有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特质。
九型黑暗人格(The Naughty Nine) 马基雅维里主义(Machiavellianism):爱好操控他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认为只要能达到目标,无论用什么方法都是正当的。 施虐癖(Sadism):为了自己的愉悦或是其他好处,而在精神或身体上伤害他人。 利己主义(Egoism):完全只顾为自己好,为了自己可以不顾伤害他人。 道德疏离(Moral disengagement):做坏事时,完全感觉不到任何自责或愧疚。 精神变态(Psychopathy):没有同理心,行为冲动、缺乏自控能力。 心理权利(Psychological entitlement):觉得自己比别人都好,所以配得上更好的待遇。 自我利益(Self-interest):总在别人面前显摆、甚至强调自己的社会和经济实力。 恶意(Spitefulness):单纯地就是想要制造伤害和毁灭,哪怕会在过程中伤害到自己也在所不惜。 自恋(Narcissism):无上的自我优越感,极端渴望得到别人对自己的关注。
马基雅维利主义Machiavellianism
即个体利用他人达成个人目标的一种行为倾向。包含两层涵义:第一层涵义是指任何适应性的社会行为,根据生物进化论自然选择总是偏爱成功操控他人行为的个体,这种不断进化以适应社会互动的能力是不考虑互动是合作性的还是剥削性的;第二层涵义就是特指非合作的剥削性行为,其涵义源自领导力的“黑暗面”。
马基雅维利主义分为以下五大特征:对抗性。指那些属于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的人所展现出的冷酷、剥削、自私和不道德的倾向。计划性。计划性是一种谨慎、注重细节的处事风格。在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的人身上也发现了这点。力量性。倾向于表现出野心勃勃和争权夺利。权力水平的提高是马基雅维利主义的标志之一。策略性。那些属于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的人所展现出的操纵和剥削的倾向。愤世嫉俗观。指对人类行为的厌世观。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也有这个特征。
心理学家分析了马基雅维利主义的每一个具体特征与社会认知智力的关系。他们发现马基雅维利主义的“计划性”特征预示着较高的社会认知智力得分,而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对抗性”和“策略性”维度则与较低的得分相关。
Christie和Geis(1970)通过早期的政治研究和权利的历史观点,特别是那些在《君主论》和《李维史论》中得到支持的观点,阐释了马基雅维利主义者的主要特征:第一,缺乏人际关系中的情感;第二,缺乏对传统道德的关注,对他人持功利性而不是道德观点;第三,对他人持工具性而不是理性观点;第四,关注事件的完成而不是长期目标。政治的目的在于增加权利,为了达到政治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违背道德原则,政治无道德原则。
马基雅维利指出:一个君主被人惧怕比起被人爱更为安全(It is much safer to be feared than loved. )但有时又有必要让人民相信君主是“集美德于一身的人”,也就是说,统治者在公开场合应表现出爱民如子和仁慈宽厚的样子。惩罚人的事应让其他人去干,最后还可嫁祸于人,找替罪羊,以避免自己受到国民的谴责。奖赏别人的事应当亲自出面,以免让下属行私惠。给人恩惠要一点点地来,让他有盼望;给人打击要一下致其于死地,不让他有报复的可能。君主平常应当不露声色,对凡事装作懵懂无知,避免让下属了解自己,但对下属自己心中要了如指掌,随时操纵他,并且动用杀伐大权。马基雅维利认为,君主应当绝对地控制武器精良和素质优秀的军队,“任何人只要有他自己的装备精良的军队,就会发现无论时势如何骤转,他自己总是处于有利的地位”。还有,君主为了保持权力的自主性,绝不可相信任何人;不可对别人吐露真心,不可指望别人对你诚实,更不可把命运系于别人身上。君主要经得起孤独的煎熬,“最危险莫过于意气相投的人”。所以,应当怀疑一切人,组织耳目对之暗中监视,网罗党羽排除异己,设置职权相互牵制。总之,为保住君主的地位,采取一切手段都是允许的。
马基雅维利认为,“People would learn the way to hell in order to flee from it.”人类愚不可及,总有填不满的欲望、膨胀的野心;总是受利害关系的左右,趋利避害,自私自利。因此,利他主义都是不存在的,人们偶尔行善只是一种伪装,是为了赢得名声和利益。人都“忘恩负义、心怀二志、弄虚作假、伪装好人、见死不救和利欲熏心的”;即使最优秀的人也容易腐化堕落,因为作恶事更有利于自己,讲假话更能取悦于别人。人民有屈从权力的天性,君主需要的是残酷,而不是爱。人应当在野兽中选择狮子和狐狸,像狮子那样残忍,像狐狸那样狡诈。君主不妨对行恶习以为常,不要因为残酷的行为受人指责而烦恼;“慈悲心是危险的,人类爱足以灭国”。
自恋Narcissus
在希腊神话中,纳西索斯(Narcissus,古希腊语: Νάρκισσος Nárkissos)是一位来自波奥提亚的猎人,以其美丽英俊而闻名。据拜占庭帝国诗人约翰·采采兹(John Tzetzes,1110-1180年)所述,他拒绝了所有的爱慕他的姑娘,最终爱上了自己在水中的倒影。他死后,化成了水边的一朵花。这朵花以他的名字命名——narcissus (水仙花)。Narcissism 成了“自恋”的意思。
自恋特征包括:追求自我强化、自我利益或者自我崇拜自我中心、爱慕虚荣、自我吹嘘、支配性、优越感、傲慢无礼、自以为是。
浮夸型自恋表现为充满支配欲、傲慢自大、倾向于高估自我能力。脆弱型自恋在社会环境中表现为回避、戒备和敏感的态度。
https://www.zhihu.com/topic/20204435/hot
自我主义
自我中心主义否认知识的真实性,认为“我”才是根本和权威。感觉是思想赋予肉体对世界的联系,而知识就是从感觉获得。也就是说,思想在知识产生的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自我中心主义没有定义感觉的真实性,但主要以泛虚假主义的判断原则为答案。即是“可能是假的,就不可能是真”,于是对感觉持怀疑态度。知识,感觉都是“我”的思想创造出来的,自我中心主义对知识的定义以“我思故我在”终结。
自我中心主义代表激进的自私思想。自私是指个体面临自己利益与对方冲突时,会不计对方损失,以满足自己利益为主;然而,自我中心并不一定涉及与“利益”相关的命题,例如有时候自我中心者伤及的并非对方的利益,而是对方的心理感觉或两人长期的关系。此外,自私者在进行自私行为的同时,通常能察觉自己的行为可能损及别人的利益,但仍按照自己利益不择手段;而自我中心者的awareness则不那么明显,换言之,他们有时候知道自己如此行为会伤害别人,有时候却不那么清楚自己行为的后果。但两者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决定了之后便一意孤行,并且很可能在遭受批评时名正言顺的说:“我就是这样的人,没办法。”在一切除了自己都被视为虚假的情况下,“我”只受“我”的思想支配,因此道德在此只是“我”的本性对“我”的思想的约束,而这一切都是可变的。简单来说,自我中心主义主张完全自由,随心所欲,没有伦理约束,一切决定根据“我”的意愿。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切入,我们的社会价值观与性别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ing)赋予男性较多成就压力、女性较多关系压力。在亲密关系中面临自己与对方意见不合等问题时,男性较易采用task orientated,女性则较习惯使用relation orientated的沟通处理方式。故研究者依此假设,若依照连结论式(PDP)的观点,我们的认知基模可能受到生理限制及后天经验影响,在面临冲突事件时,虽然男女认知结构中与self, other, relation及task的相关概念都被激发,但是女性在other与relation的路径连结较为紧密,而男生在self与task的激发速度较快,进而造成男性较为自我中心,而女性则因考量对方的感受、不断退让而蒙受其害。男性在面临自己与伴侣想法或行为上的冲突时,通常会视对方为自己的外延工具,所以容易只想到自己,而忽略对方仍为一个“理性的自身”。

挺准的,因为我基本确定自己是npd,高n人群。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9024篇内容 · 31.9万次浏览
-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476篇内容 · 22.6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150篇内容 · 8.0万次浏览
- 我能把生活过得很好3848篇内容 · 630.1万次浏览
- 略萨去世4766篇内容 · 11.5万次浏览
- 一人一句职场真相45篇内容 · 12.9万次浏览
- 我的健身穿搭2242篇内容 · 537.9万次浏览
- 如何高能量地度过不留遗憾的一年937篇内容 · 147.9万次浏览
你好,想问下为什么打不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