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
壬辰年立春晋南行记第四篇——潞城 前四篇都是古建筑,或有审美疲劳,本篇以石窟图影而略作调剂。
山西地形特殊,几乎为大山包围,南北通行,自古有两条要道,一是最北面的大同,经代县到太原,然后西南行,经临汾至运城。
![山西地形图]() |
山西地形图 |
另一条同样由大同到太原之后,经太谷榆社武乡长治到晋城,北方民族若是南下中原洛阳,几乎多是走后一条路,同时,又能从黎城经滏口陉到邯郸邺城,北魏孝文帝往来大同洛阳、北齐高欢高洋往来晋阳邺城,走得都是此道。
![红线即从河南洛阳往北即到太原大同之古道,往东即到邯郸邺城之道。]() |
红线即从河南洛阳往北即到太原大同之古道,往东即到邯郸邺城之道。 |
我们这回从长治到榆社,这回走得正是这条古道。
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也经此道而南北交流,诸多大小石窟都分布在这条要道两旁,这回主要看几个小型窟,即圆子山石窟、官寨石窟、阳邑摩崖刻像。
![路边冰封了的小河]() |
路边冰封了的小河 |
![放羊的大爷]() |
放羊的大爷 |
![古道上的羊群]() |
古道上的羊群 |
![圆子山石窟]() |
圆子山石窟 |
![窟壁刻像(网图)]() |
窟壁刻像(网图) |
![官寨石窟在这样的山上]() |
官寨石窟在这样的山上 |
![一方小小窟室内残留的精美的壁画,时代不晚于唐。]() |
一方小小窟室内残留的精美的壁画,时代不晚于唐。 |
![窟顶莲花旁不鼓自鸣的净土乐器]() |
窟顶莲花旁不鼓自鸣的净土乐器 |
![二三小窟位置颇高]() |
二三小窟位置颇高 |
![窟室大小,供习禅之禅窟,]() |
窟室大小,供习禅之禅窟, |
![山腰所见之景]() |
山腰所见之景 |
![道中所见之山泉]() |
道中所见之山泉 |
![不闻哗哗哗]() |
不闻哗哗哗 |
![阳邑摩崖刻像位于道边一处不起眼的崖壁之上]() |
阳邑摩崖刻像位于道边一处不起眼的崖壁之上 |
![字应该能看得清吧?!]() |
字应该能看得清吧?! |
![武平七年十一月四日]() |
武平七年十一月四日 |
武平是北齐后主高纬的年号,北齐武平七年即北周建德五年(576年),北周武帝宇文邕倾巢南下攻齐,这方石刻题记刻后一二个月,北齐就被北周灭国了。
![隋开皇十二年,再过四五年,李世民就将出生了。]() |
隋开皇十二年,再过四五年,李世民就将出生了。 |
这些摩崖刻像刻画简单,几乎一日即可完成一龛之刻,在路边遭受了一千四百多年的风雨的侵袭,然而终究留存至今,千里而来,直面这些遗迹,心情难免澎湃——时间无情地抹去一切,曾经的人们却尽一切力量固执而虔诚地留下印记,不由然地又想起圣母说过的话:
”我相信知识会让自己变得坚强,在一个不能相容的世界里,勇敢地活着。我相信生命可以正直的成长,在一个浑浊的世界里,固执地长大。我仍然相信一种力量,它单纯但坚定,‘此地最吉祥’要‘镜镜继照,灯灯相传’”。
下接:
壬辰年立春晋南行记第六篇——太谷
89
全部回应 3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