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不休 (2020)
不止不休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 第77届威尼斯电影节
- 地平线单元奖 最佳影片(提名)
- 王晶
- 第45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 发现奖(提名)
- 第4届平遥国际电影展
- 费穆荣誉最佳导演
- 王晶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不止不休的影评 · · · · · · ( 全部 1285 条 )
添加新讨论
讨论区 · · · · · ·
等了好久不上映,一不留神一看一年前公映了?? | 来自遇到兔子 | 2 回应 | 2025-04-06 21:47:59 |
不止不休比想象中好 | 来自momo | 2025-04-03 14:08:28 | |
考研不查乙肝吧?? | 来自JL | 2025-01-22 22:57:17 | |
黄江说太听话的当不了记者 | 来自春雨落长河 | 9 回应 | 2025-01-16 02:32:11 |
我看有个热评说哭成狗?你眼泪是多不值钱 | 来自nidie | 6 回应 | 2025-01-14 19:54:48 |
在哪儿看这部电影 · · · · · ·
-
腾讯视频
VIP免费观看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电影【口碑榜】2023-09-11 更新 (影志)
- 评价人数超过十万的电影 (依然饭特稀)
- 在这里,看懂中国 (时间之葬)
- 豆瓣上评分人数超过5万评分高于7分的电影 (Puff)
- 五星-1 离经典就差那么一点 10000+选出来的 (Amani)
订阅不止不休的评论:
feed: rss 2.0
不止不休的短评 · · · · · · ( 全部 50664 条 )
3151 有用 李荒原 看过 2020-09-10 16:00:10
张颂文一出场我就泪目了,看他风尘仆仆穿个旧皮夹克,带着报业黄金时代的气味回来,为自己失落的遥远的曾经真实存在过的新闻理想,哭。
2907 有用 taoanmeng 看过 2023-03-17 21:31:42 湖北
省流:我真的so sick of厌女导演。 感觉像一篇在导师指导下选择了一个小切口的社会问题,安全得体,中规中矩,点到为止的毕业论文。处处有我不是药神的影子,男配和王传君长的也太像了,昏暗的灯光下众人在巷子里发声的场景也像…然而又没有那么刺痛、深刻、震撼、有力。最让我不适的就是苗苗这个花瓶工具人角色,作用就是撅着嘴看男主、给男主当妈喂饭、帮男主买报纸喊韩东你看,为什么导演要设置这个角色啊?有什么必... 省流:我真的so sick of厌女导演。 感觉像一篇在导师指导下选择了一个小切口的社会问题,安全得体,中规中矩,点到为止的毕业论文。处处有我不是药神的影子,男配和王传君长的也太像了,昏暗的灯光下众人在巷子里发声的场景也像…然而又没有那么刺痛、深刻、震撼、有力。最让我不适的就是苗苗这个花瓶工具人角色,作用就是撅着嘴看男主、给男主当妈喂饭、帮男主买报纸喊韩东你看,为什么导演要设置这个角色啊?有什么必要吗?选张颂文是提前押宝了,但是给张颂文的戏份也太工具人,就是扯工作证烘托人物形象,推动剧情发展。。。男主为了心中理想放弃头版,放弃工作,被房东不提前通知就赶出去,一个无论如何落魄都陪在身边的美丽贤惠女友,最终还原真相,buff叠满了,虽然想不到这个题材别的拍法,但是如此平庸还是有点失望。 (展开)
1945 有用 盆满钵满赵➕ 看过 2020-09-17 16:46:55
太刻意了…工具人苗苗一句“我们来北京不是来干这个的”太刻意了;白客冲着镜头笑着吃东西太刻意了;朋友离开北京的离别戏太刻意了;临近结尾处白客的演讲也太刻意了…就显得没那么真诚。 讲的也有点杂,本来讲记者为主体,聚焦报道真实与伦理道德,乙肝又变成主体,最后白客又结合自身来了一段身份认同的演讲,反而“真•主体”本身的报道显得没那么突出了。 中间穿插着纪实影像,临近最后告诉我们这些纪实影像也是后期拍摄的,... 太刻意了…工具人苗苗一句“我们来北京不是来干这个的”太刻意了;白客冲着镜头笑着吃东西太刻意了;朋友离开北京的离别戏太刻意了;临近结尾处白客的演讲也太刻意了…就显得没那么真诚。 讲的也有点杂,本来讲记者为主体,聚焦报道真实与伦理道德,乙肝又变成主体,最后白客又结合自身来了一段身份认同的演讲,反而“真•主体”本身的报道显得没那么突出了。 中间穿插着纪实影像,临近最后告诉我们这些纪实影像也是后期拍摄的,就有种被骗了的感觉。 不过张颂文和贾科长刚出场的时候真好。 大波浪客串,结尾一首joyside ,一首大波浪,乐队实火。 (展开)
2212 有用 阿巫门 看过 2023-03-18 20:15:53 北京
前半段挺好。但小竹的设置分明是可有可无,当一个角色对整个剧情起不到任何作用时,这个角色就是极其失败的!男导演们一如既往的批量生产单调、乏味、没有任何价值可言的女性形象,让人恼火!韩东提两个重重的行李箱在前,小竹两手空空在后,现实生活中不会是这样。她既不能作为韩东留在北京拼搏的理由,也没有主体性的价值,仅仅作为一个吸附形象存在。塑造了这样的女性形象,只能说明创作者们对女性的想象还停留在上个世纪!😡 ... 前半段挺好。但小竹的设置分明是可有可无,当一个角色对整个剧情起不到任何作用时,这个角色就是极其失败的!男导演们一如既往的批量生产单调、乏味、没有任何价值可言的女性形象,让人恼火!韩东提两个重重的行李箱在前,小竹两手空空在后,现实生活中不会是这样。她既不能作为韩东留在北京拼搏的理由,也没有主体性的价值,仅仅作为一个吸附形象存在。塑造了这样的女性形象,只能说明创作者们对女性的想象还停留在上个世纪!😡 后半段,用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傲慢话术,三言两语就说服了一直以来被歧视的群体,毫不费力就聚集了群体力量,未免太容易了点?整体显得头重脚轻。 (展开)
1569 有用 啊么吸溜 看过 2023-03-12 17:17:36 北京
开篇就提到暂住证,眼前一亮,让人联想到《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这篇报道可以说是我的新闻理想基石了😭现在回看,21世纪初期的记者简直是神,谢谢电影带我回到那个热血年代,矿难、代检、站街、医疗黑幕、行贿受贿,什么都能写,写了都有用,记者的笔应该是刀剑,而不是礼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