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与占》,知己。 《芬妮与亚历山大》,姐弟。 《赞先生与找钱华》,师徒。 《志明与春娇》,爱人。 用人名做片名的电影,随便一想,角色关系无外乎这几大类。 今年FI...
导筒专访《小伟》导演黄梓 2019年,青年导演黄梓带着取材自他个人经历的长片处女作亮相国内外众多电影节展,这部当时还叫《慕伶,一鸣,伟明》的作品片如其名,从一家三...
不知道是不是近几年的文艺片都拍“飘”了,我就不点名了,反正最近看过的一些,要么就故作矫情,在正常的对话里突然冒出些看似玄妙却谁也不懂的台词,要么就刻意去剧情...
回想起来,距离首次观影《小伟》到正式上映已有将近一年半的时间,当初在first青年电影展上有幸一睹风采,其时影片所散发出来的气质至今仍吸引着我,使我念念不忘。当得...
作者: Heure Bleue 听到癌症,许多人觉得它离自己很遥远。但事实上,在我国,每65个人当中就有1名癌症患者,每年有超过400万人被确诊癌症,每天有超过1万人确诊癌症,...
看死君:第13届FIRST青年电影展闭幕没几天,但已经很少有谁提起那份获奖名单了,更多的是被文章马伊琍离婚、海清的“女演员宣言”等获奖影片之外的新闻所淹没;以及这两...
在《小伟》的结尾,镜头起身,晃晃悠悠地回到了影片开头同样恍惚又充满回忆的天台坐凳上,仿佛一个行累但可以心歇的父亲。 无论这样的首尾衔接是好是坏,《小伟》都抓住...
1 Q:我们知道这部片子有摄制的困难,遇到补拍,是哪一部分的补拍? A:杀青之后发现拍漏了,就漏拍了一场,然后后面有一些剪辑上的问题,断断续续补拍了两三场。 2 Q:...
讲癌症的电影越来越多了。 《滚蛋吧!肿瘤君》《我不是药神》,再到今年的《送你一朵小红花》。 《滚蛋吧!肿瘤君》讲个人,患者如何面对疾病与死亡;《我不是药神》讲...
前记 我从四年级看了李沧东老师的《诗》之后开始真正接触电影,直到读了电影专业的大一,觉得自己不是在搞艺术,每天活的太傻逼,最潇洒的时候仍是上大学前和朋友漫侃电...
之前有一段时间很讨厌家庭题材的故事,一方面是因为个人原因,一方面是看了很多并无法做到“客观”去描述的家庭故事。《小伟》的三段性叙事,其实很大程度上助益了“客...
删减稿载于微信公众号“识广”,作者均为本人。 1 上一次在电影院里看到广州故事是什么时候? 银幕上的广州故事,必然不能避过不提《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拍的是冼村拆...
在「小伟」上映几天后,我才得知原来它就是此前得到一众电影从业者好评的「慕伶,一鸣,伟明」,但考虑到自己所在的小镇很可能没有排片,加上「少我一个也没差」的心态...
你以为一鸣疯跑是自证阿基里斯赶上乌龟,其实只是为了散掉烟味。他是不是那个怕黑而不停追逐太阳的人呢?轮船颠簸,好像死前续爱出游一番,哪知是踏上嵊山岛老家的归途...
《小伟》有意地模糊虚实界限,却不是通过暴露画框的设计完成,相反地,它改造画框内的可用元素(包括声音),让观众在解谜游戏的参与中与创作者一同完成对影像感的构建...
全粤语的语言环境,广州的老房子,二中校园,白云山,荒芜的海岛……让人一下子对充满层次的复古的和市井气的南方城市及其风土人情产生亲切,仿佛沉浸式地进入他们的生...
《小伟》由黄梓导演与父母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来,黄梓拍这部电影是在寻找一种和爸爸对话的方式,也是在顺着家庭情感纽带审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同时,黄梓导演也是在拍广...
虽然故事背景在广州, 可是整个sound scape/城市景观/地貌与我所在城市差不多, 永远嘈杂的施工声/交通声, 山的公园, 面色凝重的匆匆行人, 狭窄的居室, 日落时昏暗的阳台,...
《小伟》作为青年导演黄梓的长篇处女座,有着令人惊艳的生活本身的细节还原,而恰恰是这种贴近生活的讲述,在观影之余,让我们反思自我与家庭的关系。 这部电影以导演自...
《小伟》是青年导演黄梓的处女作,导演本人看上去青涩、内敛,声音也软软的,带有浓浓的南方口音,是个不怎么张扬但内心坚定的人。拍《小伟》的时候,黄梓还不到30岁,...
火车沿着山里的轨道蜿蜒,穿过一个个山洞,光影在车厢里闪烁。一家三口挤在那个小小的卧铺车厢里,嬉笑打闹,好像世界上的分离与悲伤,都似车窗外倒退的风景般,被抛诸...
我应该是华北平原唯一一位三刷《小伟》的观众。每一次观影的过程中,都会感到比较平静和愉悦的感觉。但是前两次看到“伟明”那个段落发困,然后就要睡着了。为了写这篇...
「能够脱离自身的经历,以创作的方式表达想表达的东西,不止步于沉浸在自己的经历和情感里,是很重要的。一个导演不能剥离出来的话,就会带太多的个人的东西,而损害了...
“话说得那么清楚有什么用,反正每个人讲的,和心里想的都不一样。”一鸣冷不防对女同学说的这句话,我到现在才反应过来是为什么。 妈妈隐瞒爸爸的病情,儿子偷偷在厕所...
去看了《小伟》,没有我想象中的好,但是因为足够真诚温柔克制收敛,所以还是打动了我。 这是一部关于死亡的电影,准确来说应该是一部关于“死亡不在场”的死亡电影,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