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零年代的上海顺和纱厂,女工素芬(白杨 饰)与妇女补习学校教员张忠良(陶金 饰)喜结连理。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素芬诞下一子。忠良为子取名抗生后不久,便加入救护队离开上海,并机智地在南京大屠杀中幸存下来。 一九三八年,忠良母(吴茵 饰)带素芬和抗生回到丹阳乡下。但是乡下也不太平,忠良弟忠民(高正 饰)不肯做走狗,上山打起了游击。 一九四零年,侵略者吊死了忠良父。素芬只得背子随婆回到上海,以对忠良的思念和期盼为支撑,在苦难中挣扎求生。 一九四一年,被俘后成功逃脱的忠良辗转到达重庆,困苦中只得投靠故交王丽珍(舒绣文 饰),并慢慢被堕落的物质生活所引诱,开始迷失自己。 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忠良和丽珍先后回到上海,住进丽珍表姐何文艳(上官云珠 饰)家。就在忠良与文艳厮混时,走投无路的素芬歪打正着被招入文艳家帮佣……
虽然此片中白杨饰演素芬是主角,但我觉得演技最好,人物刻画得最生动自然的是上官云珠饰演的何文艳。电影前半段的女工素芬给人一种矫揉造作的感觉。这时的素芬,少了一...
——八年离乱都熬过来了,天亮之后却要死去。 ——从三任夫人的经历折射出一个忠良之士如何在八年的战争环境中沦落成匹夫小人。 ——问君能够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
今天重看该片,仍觉得很有看头。用伦理情节剧的眼光分析下该片,也是整理下笔记,也梳理下自己想法,算没白蹭老李的课。 1 家庭伦理情节剧模式 建国前最...
我承认我一直没有足够的耐心去看中国以前的黑白片,因为重温了中国电影史,上面说它是“中国电影在艺术上走向成熟的一个里程碑”,于是花掉一晚上将之看完,有很多次让...
《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影片1946年开拍,1947年10月完成,在上海公映时,连续三个月盛况不衰,观众近80万人,创下了当时中国影片卖座的最高...
短评 打开App写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