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的影评 (283)

徐杰 2005-12-04 21:29:56

对放大的放大

很难用几句话对《放大》进行放大:不管是开头那些令人迷惑的狂奔的青年,还是镜子里被抽象化了的模特儿,以及城市的影像和公园里的谋杀。 安东尼奥尼的作品一向表现人与人之间不可沟通的主题,而《放大》则对世界的不真实性进行了深入的刻画。 影片用荒诞化的...  (展开)
香草天空 2013-05-03 14:05:16

《放大》意识形态解读

20世纪的60年代是一个革命的年代,这股形态多元的革命思潮波及了整个地球各大洲的主要国家。在中国酝酿和轰轰烈烈开展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西方则兴起了“新左派”运动 。一时间反殖民主义、反种族歧视、妇女争取权利、性解放等运动纷纷兴起。在这样一个动荡的年代,安东...  (展开)
毛毛大侠 2008-03-03 20:44:02

误读电影:《放大》——电影里的《存在与虚无》

“在我以前的影片里,我试图去叙述人类爱情关系中情感脆弱的方面,表达人类个性和别的方面的更多部分之间的联系。但是,在《放大》这部影片中,我则一点没有去表现这种主题,这是非常明显的。而我表述的是单独的人物和现实之间的联系,现实、事件都是紧紧地围绕着人物而存在的...  (展开)
米粒 2017-12-18 14:14:53

《放大》中的死尸说话了!

翻译自罗杰伊伯特网站的读者来信 原文: 罗杰伊伯特网站 (在罗杰·伊伯特网站考古挖到的宝...😎) 许多年来,《放大》这部电影中,公园里到底有没有出现过一具死尸,一直让观众争论不休。这封读者来信似乎给出了问题的答案。——罗杰·伊伯特 寄信人:罗南·奥卡西 1999年2...  (展开)
柏林苍穹下 2007-08-06 12:06:27

放大了什么?

20世纪60年代,嬉皮士、愤怒青年、民运、红潮······世界形势风云变幻,充满了喧嚣、愤怒与迷惘。彼时,文艺界也因为各自的立场不自觉地划分几大阵营。电影界里,诸位大师也藉此进行着自己的美学实践:戈达尔把摄影机当冲锋枪,以直白的影像射向对手;帕索里尼摄制了《十...  (展开)
Page 2021-04-03 23:18:11

再评《放大》

《放大》的影评以前写过一次,再写一次是有原因的。这学期的电影审美课,第二周通知要求第四周交课程大作业,比较离谱,没办法只能在原来的基础上热个剩饭。由于添了不少东西,姑且算是新作。 一.作为哲学文本的元电影 何谓元电影? •狭义:展现了影像的产生过程或观看行为...  (展开)
kavkalu 2005-12-07 16:52:13

《放大》虚无的影子和凝固的存在 或现代艺术的困惑

题记: 电影若把自己的力量借予大量生产制造虚假,制造陈词滥调,政治的简化,高科技的享乐主义,意识形态的扭曲,因而丧失了自身记录甚至透露真义的庞大力量,电影就可能出卖自己的灵魂。 ――――米开朗琪罗·安东尼奥尼 伦敦,保守的伦敦,1966年,中国人心中一片的红色的...  (展开)
Maverick 2015-09-09 18:07:50

《放大》电影剧本

《放大》电影剧本 编剧:托尼诺·盖拉 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主演:瓦妮莎·雷德格瑞芙、萨拉·迈尔斯、戴维·海明斯 摄影:卡罗·迪·帕尔玛 获奖:1967年第20届戛纳电影节大奖 翻译:姜东 插题图:周铮 伦敦的清晨。一辆吉普车开进一个高楼环绕、路面铺石的庭院。...  (展开)
kevol 2021-01-30 22:17:09

声音与元电影:「Blow-Up」的不同演绎

One:The Conversation——声音 Francis Ford Coppola在「The Conversation」(1974)将「Blow-Up」的精神内涵以及深层叙事进行了另一角度的演绎。「Blow-Up」中是影像之死勾连起精神世界的崩溃,而于本部中同样是精神世界的崩溃(亦或是自我认知体系的崩塌),但不同的是,两者...  (展开)
小晗要当锦鲤 2018-02-09 19:49:48

放大的放大

放大 Blow-Up (1966)由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执导的一部惊悚片。摄影师托马斯在伦敦的—家公园,偷拍了一组关于情人约会的照片。后来,照片上的那位女子拼命地想要得到这些底片,引起托马斯的怀疑。托马斯把照片不断放大,最后相信自己在照片上看到了—具尸体和—个拿着枪的人...  (展开)
费费 2021-04-03 12:39:40

《用虚无主义的语言重构世界》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用人类的未来做一个假设:人类的终点是虚无主义。然而这个命题本身就是悖论,因为虚无主义的范畴中根本没有“假设”、“终点”,但人类确实对虚无主义有很充盈的幻想,好像他们从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命乃至全人类的使命,但不幸的是,这神圣的、诗意的使命的源头竟然是个悖论,这...  (展开)
把噗 2020-05-09 13:05:11

科塔萨尔:从小说到电影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胡利奥·科塔萨尔的小说以其迷人的幻想特质和琢磨不透的魅力吸引过不少影史大咖,意大利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和法国导演让·吕克-戈达尔是其中最有名的两位,安东尼奥尼的《放大》和戈达尔的《周末》分别改编自科塔萨尔的短篇《魔鬼涎》和《南方高速》。比较小说文本和影...  (展开)
Lacrimosaaa 2019-11-18 11:03:28

读戴锦华再看《放大》

初看《放大》我没有什么感觉,因为对我来说他所讨论的真实与虚幻、不可知论是西方哲学中的陈词滥调。戴锦华与我有同样的看法,但是她又强调了一句——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的成就,不在于他能够贡献何等新鲜的思想与哲学而在于,他能以怎样的方式运用媒介。表达是观点的再创造,让...  (展开)
最后一页 2017-08-27 00:35:39

五彩缤纷是真

真实和虚幻的区别,似乎不重要了。结尾一出,五体投地啊。里面的姑娘五彩缤纷的,很好看。为什么安东尼奥尼的电影都有一种“发生了天大的事可世界为什么这么冷漠”的奇特的感觉。。。 影片对现代生活元素的表现、简洁畅快的镜头语言,以及充满悬念的叙事,使得本片成为他作品中...  (展开)
法罗岛电影节 2020-04-09 22:15:48

FIFF12丨DAY7《放大》:真实在哪里???

第12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7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放大》,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举照相机的人们跨越真实与虚假的评价了! George: 我果然吃安东尼奥尼这一套。 野凡: 用时尚的笔触讲述:看见别人看不见的是否是真的看见。全片溢出屏幕的高级感,令人钦佩。 法罗岛帝国皇...  (展开)
费费 2023-09-16 23:29:43

“ 网球 ” 的意志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放大》是安东尼奥尼所有电影中最特殊的一部,和现代爱情三部曲与《红色沙漠》相比,它没有严谨的构图、性格丰富的人物,只有电视广告式的快剪辑和片面的人物塑造,甚至还有一套逻辑叙事来抓住观众的注意力,但这并不表示《放大》是一部通俗的类型片,它塑造了一个留白的世界...  (展开)
e-生存之道 2008-05-18 17:15:52

记录的存在与虚无

存在与虚无的分割,能通过视觉片段的再现,还是只存在某一时空交错点的想象事件。主角与导演职业上的相似性,引发联想。这样的切入点,更引起思考,作为事件和状态的记录的胶片,它是否真正记录了事实。 长达半个小时的入题,漫长的另人摸不出头绪,在看完之后终于得到解答。胶...  (展开)
二黑Zz 2016-08-03 14:09:40

《放大》:真实性的造反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意大利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拍的第一部英语片《放大》。获得67年的金棕榈大奖。《放大》是我迄今为止看的第四部安东尼奥尼的片子,说的上是最有意思的一部。短时间内来来回回看了4遍,很奇怪,这片有种莫名的气质让人像漩涡一样跌进去,癫狂,对,就是...  (展开)
Bono 2008-05-06 15:19:36

从华南虎到安东尼奥尼

随手拿一张照片,靠近你的眼睛,你会发现这张照片在变大,离眼睛越近,照片里的图象就越清晰,你所看到的信息就越丰富,但你不得不戛然而止,因为当照片近到碰上你眼球的时候,此时你看到的只有漆黑一片了. 近日炒得沸沸扬扬的华南虎事件就缘于这样的一张照片,一位老猎人,不在山上专...  (展开)
注销有用吗 2008-11-12 08:23:40

真实死了:安东尼奥尼《放大》

去年的这个时候写的,有些话现在已经说不出来了,语言退化了 时间过的真快,刚又看一遍 我是今年夏天看的《Blow up/放大》,当时看完很压抑,模糊地想到一些东西但没有记录下来,大概又过了十天半个月的样子闻讯安东尼奥尼去世了。 常常不敬地私自以为:这些参透了人类情感...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4 15 后页> (共283条)

订阅放大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