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看完。感觉很多人应该会形容这剧是抽丝剥茧,不过我倒觉得像是在剥洋葱。被剥的就是里面一个个角色。列车上的每个人都出乎意料的丰富立体,无论你一开始给他们贴上了什么样的标签,这些标签都会被一一撕开
...第二集看完。感觉很多人应该会形容这剧是抽丝剥茧,不过我倒觉得像是在剥洋葱。被剥的就是里面一个个角色。列车上的每个人都出乎意料的丰富立体,无论你一开始给他们贴上了什么样的标签,这些标签都会被一一撕开
...第二集看完。感觉很多人应该会形容这剧是抽丝剥茧,不过我倒觉得像是在剥洋葱。被剥的就是里面一个个角色。列车上的每个人都出乎意料的丰富立体,无论你一开始给他们贴上了什么样的标签,这些标签都会被一一撕开。撕完标签,人物的内心世界还会不停被陆续剥开。
第一集是妈妈。妈妈最开始是以一个好心路人的形象出现的,我会觉得她只是一个普通的目击证人。但很快,剧情告诉我,她是一个在细节处谎话连篇的可疑人物。再剥开一层,原来她竟然是死者的母亲,要为当年枉死的女儿复仇——直到这一刻,她的形象仍然是相对扁平的。但两集里给她的发挥空间不止如此:原来她是一个苦于家暴,无可奈何放下自己的女儿远走他乡的母亲,原来她是一个十年都不曾忘记屈辱,只想换女儿一个清白的执着角色。到了第二集,我又知道,她是一个因为某些原因愿意替真凶顶罪的无辜之人。这之后应该又有一层故事,我有种直觉,整个故事最终的“核”就在妈妈为什么会替人顶罪上。
第二集被剥开的角色,最重头的应该是那个眼镜小哥。一开始还以为他是个难得的“好人”,接下来就会发现他竟然是当年校园欺凌受害者的加害人之一。到这里,这个角色已经算是有冲突有反转了,但第二集里的剧情才真正让我惊讶——完整的故事是这样的:他因为害怕被校园里的团体孤立,所以违心加入了欺负别人的队伍。偶然一次的机会,他偷窥到徐囡囡被成年人性侵。在那之后,他竟然对徐囡囡产生了欲望,以至于对她图谋不轨,在欺凌她时毛手毛脚,这也直接导致了徐囡囡的异常反抗和被打入院——编剧不惮于揭露人性阴暗的笔触在国产作品里实在太难得了!但这个角色竟然还没有彻底剥完——在当年的“意外”发生后,眼镜小哥受不了内心的愧疚感和自责感,开始学习心理学,研究犯罪推理,甚至于,在误以为徐囡囡的妈妈是凶手之后,甘愿替她顶罪。至此,这个角色被一层一层一层地剥开,内心的阴暗、挣扎、痛苦、被救赎的渴望和仍然残存的光明,彻底展现在观众面前。而这些竟然都只是两集迷你剧里所塑造的一个群戏角色。
接下来被剥开的还有那个法医。一开始的高冷不近人情,再到后来发现她当年十个徇私舞弊的腐败法医,最后又发现,她的徇私舞弊其实也算不上是严格的罪大恶极,顶多只能算是冷漠和疏忽大意。接下来,她的角色应该还会在第三集继续发挥作用。
现在还没有被拿出来“剥”的角色是死者的好朋友(那个漂亮女孩儿),还有当年的死者。感觉最终的扣会在这两个女孩身上。
我一直认为精彩的剧作要落到“人”上。诡局再诡异,仍然是完成剧情的“器具”,而不是灵魂。国产剧里有血有肉有层次的角色实在太少了,我也受够了看着一群纸片人在剧情需求的推动下忽喜忽怒,做出没逻辑的言行。能在一部迷你剧里看到这么丰富的角色,实在是惊喜。
ps,这不是迷你剧吗,干嘛豆瓣分成三集了,害得我还找了一下。
都说人之初,性本善,但是人都有欲望,韩家斌也是,他以为徐母是杀害杂货店老板的凶手,依着内心的内疚感他决定承担一切,但事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他是善良的,有良心...
被推荐看了第一集,整体制作给人惊喜,第一集节奏稍慢,但完整地留下了伏笔。 第一集中,母亲秋红的隐忍和淡定令人毛骨悚然。但作为一个失去了孩子的母亲,能够冷静地说...
《罪途123》物稀不一定为贵!一桩凶杀案,几位有着微妙关联的乘客,一段封尘多年的往事!悬疑推理类型片一直是国产电影的一个弱项,除了各种外部原因外,看惯了国外各种...
中国网络大电影早就同“粗制滥造”“陈腔滥调”“智商欠费”“下流低俗”紧密挂钩了。如果说它原本距离美国网飞(Netflix)自制影剧的距离有一光年远,那么《罪途》的出...
上周五上线后就开始大热的网剧《罪途》今天上线了第二集。不出所料,这个故事来到第二集变得更加的扑朔迷离了。上一集的结尾处,秋红被抓住了把柄,承认自己是徐囡囡的...
评论 0条
添加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