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LA LA Land,第一反应这是一个女编剧写的故事,一查还真是。
为什么?因为男主角就像是一个回忆中的旧情人,太过完美。
流光溢彩的钢琴天赋,对爵士乐的狂热追求,听到女主角母女对话时心甘情愿
...看完LA LA Land,第一反应这是一个女编剧写的故事,一查还真是。
为什么?因为男主角就像是一个回忆中的旧情人,太过完美。
流光溢彩的钢琴天赋,对爵士乐的狂热追求,听到女主角母女对话时心甘情愿
...看完LA LA Land,第一反应这是一个女编剧写的故事,一查还真是。
为什么?因为男主角就像是一个回忆中的旧情人,太过完美。
流光溢彩的钢琴天赋,对爵士乐的狂热追求,听到女主角母女对话时心甘情愿放弃理想改行踏实赚钱的好品性,千里迢迢追到女主家中带女主去面试,多年后相遇时男主酒吧的logo还是当年女主设计的方案
唯一让女主失望的事情,是没有办法参与女主独角戏的初次上演,也是因为工作原因无法脱身,被摄影师拍摄的时候,隔着屏幕都能感到满脸的焦躁
编剧对于男主是偏心的。这就是模范男友。
当然,太过耿直地说出女主看着男主落魄的样子有优越感,有点自以为是了。
反观女主,刚相识就是瞒着男主跟别人谈恋爱的状态;跟男主第一次看电影的时候嘴上说着为了调研,实际上面试都已经结束了;看着男主的乐队成功的时候脸上却有种掩盖不住的落寞。女主有不好,也很真实。
人的记忆总是特别奇怪,倾向于忘掉过去的不好。初恋总是那么美,旧情人才更懂你。 旧情人是真的好,自己当时真操蛋。 哪天真要复合了,才会想起到底是有什么不好让你们当初不得不分开。
电影讲故事的手法也是狠,眼看着电影剩下时间不多,男女主角马上就要幸福快乐在一起的时候,这段故事就戛然而止了。一下就切换到5年之后,男友换了。风起于青萍之末,也就算了,下个镜头再看连娃都生了。一下子有点接受不了。两下子好像变得能接受了,开始意识到,这电影说的其实是一场回忆,眼前这个五年以后应该才是现在的时点。这么多年过去了,再遇到男主的时候,那一曲钢琴独奏依然是如此惊心动魄,荡气回肠。幻想中女主小鸟依人靠着男主的姿态,现实中女主和身边男人近乎平起平坐态度,反差竟然如此扎眼。
但这一次女主没有再扔下身边的人,和男主一起再做一场梦。太多的身不由己,连多听一曲多看一眼都不敢了,怕自己真的会冲动了。
忽然想起纳兰容若的一首词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或者这就是文艺女选了不那么爱的实力男之后,萦绕在心头的遗憾。
这部电影似乎也有些争议,有人说好,有人说也就那样。说好呢,讲故事技巧别出心裁,灯光外景美轮美奂,连电影名字都浑然天成,好得恰如其分。说不好呢,反观故事本身确实也是陈词滥调。哪里都不缺落魄的追梦人,这两人能被选为主角,不过是因为他们到最后成功了;荧幕上错过的爱情够装一麻袋有余,多这一双并不算多。
容若的词是真的好。能把这种心情写成如此千古绝唱的,似乎仅此一家了。当然,容若也是个文艺青年,所写所念不过是文艺青年的一场午夜梦回。也许并不是每个人回忆里都有那么一个戴翠翘就花阴的儿时玩伴,有那么一个才华横溢的Seb,有那么一个光彩照人、明艳不可方物的Mia。
温馨提示:下文为2月6日修改版本,调整了结构、添加了图片、减少了剧透:) Enjoy~ 讲真,看《爱乐之城》的那天非常曲折。 伦敦试映当晚, 我和@阿猴HOSEA 沐浴更衣, ...
【其实看完电影,翻了影评人和身边朋友的评价,我一直生活在深深的自我怀疑里。为什么我会这么不喜欢它呢?如果去看的那天我和同去的朋友不是恰好都沉浸在考试季的焦虑...
男主角高司令是刚拿到教职的小讲师,他的梦想是建立一个小研究所,保存日渐衰亡的定性研究方法,恢复摩尔和斯考切波的昔日荣光。不过因为发不出文章带不到学生也拿不到...
歌舞片已经不像它们在上世纪30至60年代那样普遍了,虽然每隔一两年我们还是能看到几部,但这些屈指可数的歌舞片大都在原地踏步,已无法恢复鼎盛时期的天真与烂漫。此番...
现已不接受任何转载,望谅。谢谢。 ——————————————————— 影片结束,放映室灯光亮起,我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久久没有起身。 La La Land,是我近几年看过...
评论 0条
添加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