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赵薇的电影,比第一次感受到的情节的断层,剪辑的混乱要好得多。不知道是不是观影环境的影响。
不去细究逻辑,分析年轻人是如何相爱的,如何看对眼的。姑且看作自然而然的事吧。
重点在那些发生的片段以及长大后的我们的回忆,成年后男主角的话很少在生活出现,算是矫枉过正,这里姑且视为艺术表现形式。毕竟是记忆中的青春,身在其中,如何能感受到?我们只知道那些不安的心绪,知道当时的失眠,事后嘲笑着自己的幼稚。那种感觉不复再有了。
女主角张扬直白的性格,很少见了,至少我身边很少,白描出年轻人躁动的心。
我想起了q,理想主义,不去考虑现实的女生,只想着花前月下,享受恋爱的欢愉,不会考虑未来。
像高中的我,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激起了affection,一见钟情的惊艳很扯,为什么发生了,久久不能散去,是失去了爱的能力吗?每人性格迥异,电影只呈现了一类人的形态,但后来的怀恋是共通的,一曲挽歌。
青春的无知无畏,自卑懦弱,不可被误解,纯粹洁白。那句我们都爱自己胜过爱爱情;那句除了有爱情,还有很多东西;那句阮莞的青春是不朽的……
我想起了蒋勋说他日记里面写自己不要活过21岁,虽然他之后自嘲自己
...
回应(0)
添加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