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茶少MrTea”】
作为一部春节档登陆大银幕的主旋律影片,《红海行动》可能会给你送去三个“万万没想到”!
“没想到”之一:枪林弹雨,血肉横飞
本以为大年初一上映的电影,即使是军事题材,也会迎合春节档的“合家欢”需求,照顾老人小孩以及心理承受力差的观众,把不那么“美好”的镜头委婉处理。没想到,《红海行动》一点也不客气,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以假乱真。
处决人质,刀刃划过脖颈,割开喉管,鲜血喷涌而出。
敌军偷袭,被炸的大巴车上到处是烧焦的尸体与血淋淋的残肢,滚落的头颅还在抽搐。
SCAR突击步枪、R93狙击步枪、毒刺防空导弹、舰载无人机等等,各路武器轮番上场,拳拳到肉,枪枪见血。
怕是看了个假电影,这难道不是纪录片里真实的场景吗?
别说今年广电总局不行,谁让《红海行动》有出品方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海政电视艺术中心“撑腰”呢~
真刀真枪真军舰都出动了,如果还搭配“手撕鬼子”和“撒枸杞当血滴”,不合适吧?
“没想到”之二:全程激战,不容喘息
抱着爆米花和可乐兴奋地走进影厅,没想到不仅一滴水不敢喝一口爆米花不敢吃,甚至大气都不敢喘。两个多小时的电影,文戏不到20分钟。从开场与海盗的交战,到护送撤侨、解救人质以及最后的抢夺“黄饼”,全程“突突突”。
巷战、拆弹、肉搏、驱逐舰近防炮拦截作战、沙漠坦克战、高空跳伞,场景之丰富,几乎前无古人。还在前一场恶战的紧张中没缓过神来,新的战斗又打响,完全找不到“尿点”,连冯小刚导演都忍不住在朋友圈吐槽:“这泡尿给我憋的……”
导演林超贤上一部作品《湄公河行动》曾收到“文戏不佳”的批评,没想到这次他直接把文戏压缩到了最少。正因为他专注于动作和战争场面的呈现,扬长避短,才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盛宴。
“没想到”之三:真实战场,残忍无情
《红海行动》由2015年的“也门撤侨”真实事件改编,可以说与《战狼2》出自同源,但比起《战狼2》里冷锋“孤胆闯战区,暗器杀一片”,泡着妞就把叛军战胜了,主要人物几乎没有大的伤亡,那《红海行动》的主角光环就太不耀眼啦。
副队长爆破手徐宏,拆弹担当危急时刻总是最后一个撤出
机枪手佟莉,巾帼不让须眉有战士的勇武也有女儿的柔情
蛟龙突击队,中国海军特种部队。最后,八名战士,两人战死,两人重伤。
等一下……不是“中国海军征兵广告”吗,为什么伤亡惨重?说好的“枪林弹雨过,片弹不沾身”呢?
没想到这部军事电影在主旋律之下依然为我们保留了真实的战场,有流血,有牺牲。主角不再是传说中身世奇特的超级英雄,而是从小调皮常挨打爱吃糖的邻家小哥哥,是考上了军校的隔壁班校草,是我们身边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影片中的女记者夏楠因恐怖袭击失去了丈夫和孩子,于是不顾性命而投入了与恐怖组织的斗争。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不在战场,还是有蠢蠢欲动的罪恶在威胁着我们。
为了我们的和平与安定,有人在最危险的地方负重前行,而钢筋水泥、电脑手机遮挡了我们的视线,那些真实而伟大的人和故事离我们太遥远,我们无从知晓。
但你所不知道的一切,电影都可以告诉你。
也许这就是电影的魅力吧。
《红海行动》,请不要错过它。
回应(0)
添加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