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导演在回答为什么转拍虚构片时,他说这是出于拍纪录片的一种尝试表达的过程。人生中很多苦痛,而创作是一种舒缓和表达。这些话,我是百分百相信的。
整部电影我最惊叹(但却很不容易马上察觉到的)是整部
...黄导演在回答为什么转拍虚构片时,他说这是出于拍纪录片的一种尝试表达的过程。人生中很多苦痛,而创作是一种舒缓和表达。这些话,我是百分百相信的。
整部电影我最惊叹(但却很不容易马上察觉到的)是整部
...黄导演在回答为什么转拍虚构片时,他说这是出于拍纪录片的一种尝试表达的过程。人生中很多苦痛,而创作是一种舒缓和表达。这些话,我是百分百相信的。
整部电影我最惊叹(但却很不容易马上察觉到的)是整部电影的视角(或叙事美学)。在混乱的、不断被打断的节奏中,在一时黑白一时彩色、一时单调一时有趣的画面中,在一时恐怖、一时搞笑的剧情中,用这部相当考验人耐心的“犯罪剧情片”,导演将所有人都关到了大佛里,体会了一下剧情的幽闭恐惧(好像是一不小心一样)。
疏离的故事叙述顺序,亲切的乡土语言、美好的海边场景,永远的夏天,甚至是浪漫化的拾荒者的家,片羽之间,我瞥到一潭因为过度压抑、绝望而凝固的死水。
所有的幸、与不幸,绮丽的、丑陋的、痛苦的,都没有缘由,也说不清什么时候会失去。
这样的、无法理解的残酷,或曰“无常”,可能正好是生命的本质。
而大佛,则是人生的无力感、被困感,装载在“无所谓”“无所求”的表象中。黄导演可能不知道“佛系”这个词,而电影的最后一幕却实实在在地表现了这个词,无论是字面意思还是实际意思。
《海边的曼切斯特》也算是表达同类题材的电影,场景也算是相似(如画的海边小镇)。只是没有这么露骨地揭穿社会阶层之间的视觉差异,也没有安排那么多离奇的角色或情节。这些点,我觉得,是《海边》棋高很多着的地方。人生本身就无常,无常之外再增加荒诞离奇,就有用力过猛的嫌疑了。
或者,也有电影(特别是日系治愈系电影)就是走这种离奇系的。但是《大佛》又显然欠缺这种离奇日常的功力。
《大佛》最游刃有余的部分反倒是弥漫在影片空气中的压抑气氛了。
大佛普拉斯的这部片表面将写实风格画面黑白化增加疏离感,留下被窥探场景中的异色,加上荒诞的故事线。内里的,是孤独,是无常,是残酷,是绝望。(这部片比《海边》绝望多了。)虽然小人物之间有渴望共鸣和怜悯的心,但没有爱,没有大“我”,没有归宿,没有安宁。
#抑郁的纪录片导演想拍生命的本质
电影结束,导演在楼梯口耐心地低声给中年观众解答“无常”以及资本主义造成的平静表现和社会断裂,(观众回应:“我觉得还是恶有恶报比较好。”)我觉得,是对这部电影最好的注脚。
写在荷兰亚洲电影节,大佛普拉斯第二场放映后
Buddha or Puta? 这是一部让人看到脊背发凉的电影。小人物令人辛酸的苟且残生,用冷静的幽默表达出来,上层人声色犬马到副议员一幅古惑仔的样子。一笑之后,是抹不去的...
社会常常在讲要公平正义,但在他们的生活之中,应该是没有这四个字,毕竟光是要捧饭碗就没力了,哪还有力气去讲那些有的没的。 2018年春节档内地票房报收56.5亿,对比去...
这部片子应该是我看过,有史以来最好玩的一部文艺片 来说说怎么个好玩法吧 首说片名 这部电影的片名之所以叫“大佛普拉斯”,是因为导演黄信尧之前拍过一支短片叫“大佛...
第一个要说的就是导演讲故事的方法,《大佛普拉斯》很难被归为某一确定类型的影片。影片一开场导演就跳出来告诉观众,我要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不过在这个故事进行中呢,...
微信公众号:moviesss 首发于 MOViE木卫 “现在已经是太空时代了,人们可以登上月球,却永远无法探索人们内心的宇宙。” 导演黄信尧在片中,说了这么一句旁白。有点...
评论 0条
添加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