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觉得我的父亲是个神经病。
他很喜欢喝酒,喝醉酒他就会乱说话,大声哄人,自言自语,走来走去。我小时候经常被他骂,家里也经常吵架,很多时候争吵不是为了什么重要的事情,有可能是鞋子没放好、吃饭碗没洗……
我们(还有妈妈,姐姐)一直都指责他叫他不要喝酒,但是他始终不改,直到现在为止他依然酗酒,尤其是一有什么不开心就更剧烈。我们甚至气着说送他去精神病院吧,他一定是脑子有问题!
有问题吗?他可不这么认为,他50岁出头就已经财务自由,他每天只管喝酒打牌,儿女读大学的学费都是他给的。“我宁愿不要你这样的爸爸!”“是谁供你们读书的?!”这都已经是我们争吵时的常用台词了。
我父亲究竟是不是精神有疾病呢?我不知道,但是我怕我自己会有病。
在我记忆中,他从来没有动手打过我,反而是我,刮过他一巴掌。
出来社会以后,我姐特别喜欢聊家庭伦理八卦话题,她说其实也并不是只有我们家是这样,很多人的家庭也是这样的状况。他们那代人,没读过什么书,好多这样的本地大叔都喜欢酗酒,她有个朋友的父亲就是这样,而且更严重,还会打人,他们家人把他送去精神病院了;有个朋友刚嫁了,和男方的父母住,天天吵架;有个上了年纪的亲人最近病重佣人照顾不肯吃饭,一定要亲属照顾,又不肯进老人院。
我们曾经讨论过为什么父亲是这样的人,酗酒、语言暴力、自私、没责任心、自我为中心。我的父亲是长子,他甚至曾被他妈妈赶过出家门,迫不得已去外地打拼。他的妈妈是一个嘴很毒的人,他的爸爸也是一个很喜欢酗酒的大叔……
虽然我们家并不像电影中的“劏房”(电影中父子生活的房间)那么小而简陋,但是我和父亲之间只要身处在同一个空间,我就像在一个密不透风的破败残房。大学毕业以后,我渐渐地很少回家,反正我只要不用和父亲一起生活就可以了,就这样的想法,让我一直在大城市里奋斗向前。但是我时常会有种孤独感,没有归属感,就像一个没有脚的小鸟。
其实后来我发现,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很多,也许我们都是曾经生活在“劏房”的人。也不管你是谁,随着你的父母逐渐变老,他们终究都会患上“精神病”。说实话,我是无法做到像电影中曾志伟说的“不是什么都可以外交给别人做”,像余文乐那样帮她躺床的母亲擦屎擦尿。也许以后的我可能会像阿俊那样,飞去自由的美国之都在电话里说“钱不是问题”。
未来的事情不好说,但是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更加教会了我对于“家”的观念。我不知道现在和以后我能不能做得到一个好儿子,可是我会尽力负好应尽的责任。但是以后作为父亲的话,我下定决心,我绝不能让我的子女生活在一个“劏房”里面。
——附上几张自己在香港拍摄的照片——
回应(0)
添加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