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巨星依靠着《摔跤吧,爸爸!》营造出来的口碑,取得了两天破亿的好成绩。
到今天我走进电影院,神秘巨星已经上映了12天了,进场后我翻了一下猫眼票房,看到4.5亿这个数字我心里简直是一个咯噔。
...神秘巨星依靠着《摔跤吧,爸爸!》营造出来的口碑,取得了两天破亿的好成绩。
到今天我走进电影院,神秘巨星已经上映了12天了,进场后我翻了一下猫眼票房,看到4.5亿这个数字我心里简直是一个咯噔。
...神秘巨星依靠着《摔跤吧,爸爸!》营造出来的口碑,取得了两天破亿的好成绩。
到今天我走进电影院,神秘巨星已经上映了12天了,进场后我翻了一下猫眼票房,看到4.5亿这个数字我心里简直是一个咯噔。
虽然我立刻调整了观影期望值,但是我还是得说,二十分钟后我已经有了退场的冲动。如果不是之前看了剧透,都说主角脱下罩袍后十分美丽,我是真的会走人的。
总而言之,剧情概括起来,大概就是一位在溺爱和家暴环境下长大的天才型选手完全凭借天赋碾压全场的玛丽苏故事。
最令人发指的是,女主在歌唱上的天赋和努力,居然是和好好学习对立起来的。虽然人的精力有限,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这样做真的特别败中国观众的兴致。
不知道大家怎么想,反正作为一个非天赋型选手,我是一点励志都没感受到,反而觉得十分丧呢(:3_ヽ)_
如果编剧愿意好好打磨剧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妈妈形象的丰满上,写清楚妈妈觉醒的过程,在机场爆发之前妈妈做了多少努力——不说多了,在妈妈爆发之前插一段闪回,看到女儿日渐的憔悴,妈妈各种的心如刀绞。然后看着女儿拿回来的离婚文件不由自主的开始行动,看电视新闻(完全可以用阿米尔汗的离婚事件作为教材嘛)了解离婚的相关信息,和姑奶奶长谈,把离婚协议签的只剩最后一页之类的。
这样人物的情感爆发不是顺理成章得多吗,不然怎么解释一个文盲突然就出口成章了。
而且和《摔跤吧,爸爸!》类似的是,《摔跤吧,爸爸!》里面女儿的摔跤天赋继承自爸爸,《神秘巨星》里女儿的歌唱天赋明显继承自妈妈。这个在剧情里是有铺垫的,妈妈也很喜欢看音乐类节目,也能一口说出阿米尔汗音乐的问题所在,但是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明明是《歌唱吧,妈妈!》的好设置,硬生生把妈妈整个人母爱化,符号化得不忍直视。
还有反派也太弱了点。女主明显并不怎么害怕父亲,父亲也从没对女主动过一个手指头,说讨厌女主弹吉他但也没真的把吉他扔了,还给双倍钱上补习班。如果不是要把女主嫁到沙特阿拉伯去这个情节,我都要觉得这位其实至少在印度做父亲还算将就了。并且我相信,父亲因为女儿只考了30分而怒砸吉他的情节引起了不少中国家长的共鸣。
所以在家暴男的形象设置上阿米尔汗应该向我国的冯远征老师学习学习,反派的说服力不太强。
接下来说说这部剧反应的所谓社会问题,这也是这部剧的宣传重点。就我观影前get到的信息,我以为我会看到关于家暴,歧视女性,还有宗教问题的讨论。
看完电影后,我觉得这部剧最深刻的讨论是在溺爱和家暴中成长的孩子性格会扭曲成什么样。
女主愤怒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用刻薄的言语伤害爱她的人,二是无法控制的暴力破坏。这是暴力环境成长的特征。
并且她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擅长诡辩,这是溺爱环境成长的特征。
影片毫不遮掩的刻画女主的性格缺陷,说实话,有点不寒而栗。
最后,我很好奇油管塞了多少钱给阿米尔汗,这硬广简直可怕哦……
其实先看《神秘巨星》,后看《摔跤吧!爸爸》是比较好的,如果已经看过了《摔跤吧!爸爸》,完全可以看完《神秘巨星》后再看一遍《摔跤吧!爸爸》。 很多人观看《摔跤吧...
首先,我不质疑电影的思想及内涵,且觉得是很好的,冲着电影的立意和阿米尔汗,我给两星,但是看到女主角的人设,我实在打不出三星。 纵然女主有着以一己之力打破常规的...
抱着摔跤吧爸爸的水准,或至少同一档次的期望去看《神秘巨星》,结果大失所望,虽然综合了女权,家暴,代沟,早恋,母爱,伊斯兰等诸多深刻或煽情的主题,也有非常政治...
二刷之后补充一下: 今天带我父母去看了这部片子,我妈从头哭到尾,不是泪点的地方她也在哭,走出影厅后跟我说她哭得脑仁儿疼…… 阿米尔·汗演得是真好。小姑娘用心唱...
讲真,这个片子我是冲阿米尔汗去看的,但阿米尔汗在其中只是个配角,虽然他贡献了里面最搞笑的片段,让我很是惊喜,但这剧的硬伤太多了,豆瓣评分略高了。 第一女主成名...
评论 0条
添加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