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学期选上《外国音乐剧歌剧欣赏》课之前,就旁听过不止一节张老师的这门课。而第一次蹭课看的就是《约瑟夫的神奇彩衣》。看到版上有人说这是一个关于嫉妒和希望的故事,那么我要说该剧是一部关于坚强和宽容的作品。
还是高中生的韦伯显然就已经掌握了驾驭复杂故事的叙述能力。《彩衣》的剧本采用双线程叙述方式,由音乐学院的老师和学生在现实与历史间穿越往返,而旁白和对话的有机结合,使得情节顺畅而自然。最后成形的音乐剧作品则更是因生动活泼的语言、欢快优美的旋律和风味独特的舞蹈,让一个严肃呆板的圣经故事被演绎得风生水起有滋有味。这种打破时空的多元化讲述方式,可以说是韦伯对宗教题材故事现代表现的成功演绎。
事实上,这类敏感题材因其涉及信仰,往往易惹争议(《达芬奇密码》即是一例)。但从音乐剧的演出反响来看,韦伯的大胆尝试显然受到观众的了充分肯定。这种尝试,在韦伯紧接着推出的摇滚音乐剧《耶稣:万世巨星》中有了更进一步的运用。《万世巨星》一剧,韦伯借助现代化的人事场景,加入时尚叛逆的摇滚元素来表现耶稣故事,更是在基督世俗化上有了前所未有的大胆创新。虽可能涉及宗教禁忌,但你得承认这对于工业革命之后,尤其是二战之后的年轻人重新认识基督教重新看待耶稣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
《彩衣》剧将本来单薄的圣经故事通过歌舞形式讲述出来,除丰富了大量细节,而且借助音乐舞蹈的情绪感染,让观众在载歌载舞的气氛中或喜悦或悲伤,从而感动于父子兄弟间的亲情,也由衷地赞叹约瑟夫的包容和伟大。从一个基督文明之外的东方人视角来看,会发现,世俗化的圣经故事,也可以如此之美。
评论 4条
查看全部4条回复·打开App 添加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