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别找流量演员,把钱花在刀刃上。
三少:放心,我精挑细选了一个糊b,片酬便宜。
歪打正着,糊b后来火了,成了顶流。资方抱以期待追加投资用于后期制作。
黑演员不打紧,我本身对流量没啥好感,也不是没骂过。单就剧本身而言,我还是有拙见不吐不快。
王倦的改法客观来说让原本不是斗罗这个ip受众的电视观众,在看剧时不会一头雾水。娓娓道来渐渐铺开的剧情让对这个ip不了解的人可以看懂、理解并共情,这点挺好。
抛开看过原著的立场,我以普通剧粉角度点开任意一集,发现竟然没有尿点。核心部分目前都保留了下来,这点也挺好。
男频ip这些年,不得不说在没落,无论买了ip
版权后的魔改还是后期制作,确实一言难尽。斗罗让我愿意追下去的原因,潜意识源于对王倦的好感,和原作者亲自操刀的信任吧。庆余年小说是我等完结后花了一个月才看完的,电视剧出来时一度担心过改编会不会切掉精髓。王倦的改编恰到好处保留了内核,以及加入的轻喜剧风格,都让我大为触动。
五年前便致力于剪辑好莱坞特效大片,看惯了燃烧经费的特效,说实话斗罗目前的特效在我看来,只能说一般,但在国产电视剧里,却也数一数二了。
央视+大ip+顶流,这种模式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未来也很难有这种机会。首先要评估高片酬的顶流及其粉圈的宣发能力;其次在男频玄幻逐渐没落的前提下要有资方甘冒风险投资;再次,央视对于古装魔幻把控力度很严,这一关门槛就不低。
已知肖战在接这部剧时是糊b,片方无需花高片酬就获得了现下的顶流效应。已知近年来资方的跟风投资从古装、清穿、女频再到耽改,哪个系列肉眼可见的火,能挣到钱,便投资哪个系列。资方迎合短期市场,片方迎合资方,踏实做剧的…屈指可数了。
无脑捧和无脑踩,两者都让人无语。跳出围绕演员的粉黑大战。这部剧的本身,让我看到了诚意。
目前看到13集,七怪最后一员入队。像极了唐僧收编座下几个小朋友的桥段。
性格鲜明人设饱满的小伙伴们既然凑齐,接下来我是不是终于可以喊出那句:“别~墨~迹~!快~!开~!挂~!”
评论 6条
查看全部6条回复·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