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对大秦赋的评论,已经过头太多了。
连冯天瑜老师都出来说什么大秦赋的作者有何居心这样的话。
其实,哪有那么多人有所居心?
实际上别人是一片赤诚之心。
我忘了是编剧还是导演呀,说他创作的动机是,激发起人们为国献身的激情、热血。
这样说,我觉得正好和大秦系列的精神反过来了。
就前几部大秦来说,创作的动机,不是普通人为国献身,而是国为普通人献身。
商君说,“法不爱民,无以立足”,
大秦系列的意思,是要展现秦人,而不是秦君,秦君是为了秦人奋斗,所以才可爱,才动人。
大秦赋非要说秦君怎么怎么好,忘了秦人。
以为说了嬴政有自己的苦衷和成长,秦人就该感恩戴德,这怎么能行得通呢?
所以,一片赤诚之心打了水漂。
可我以为,作者之所以有这倒置了的价值观,并不是居心不良,只是水平有问题。
他想要表达自己心中秦人那种精神,却不能理解这精神是哪来的。
不是来自君主啊!
是源于对自身生活和境遇的那种透彻的认识。
所以这些创作者,最后怎么办呢?
只能采取现在的主流话语所宣传的那些东西。
那些东西,实际上和大秦的精神,在某种意义上是相反的。
可他也体会不到。
还很骄傲地以为自己是在实践信念。
大概他们现在也很委屈吧。
其实,如果站在儒家一贯的立场上,以上这些,足可以说是居心不良了。
然而,我就是很不喜欢儒家这种姿态,
总是要说别人有什么不良的居心,
难道儒家自己就是一片纯洁吗?
儒家自己就不和统治者合谋吗?
还有转而就开始批评“暴秦”,
也是对历史一点温存都没有的样子。
为了现实中需要的、所谓“应该的”,就随随便便打扮历史,
然后还说别人是在编造历史。
哎,儒家这种虚伪的劲儿呀。
(为了防止儒家来扣帽子,我还是说一句:就事论事,以上并不针对任何具体学者。)
评论 2条
查看全部2条回复·打开App 添加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