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的一点感受,轻拍。不说演技、台词、交通违规、对妻子态度等这些方面,只说内核的不同。
首先两个片子讲的同样都是个人英雄。
《当幸福来敲门》说的是个人对自己和家庭的责任。通过努力实现自我价值提升的同时也实现了对孩子的责任。
《中国飞侠》明显不同的一点是,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凌驾于个人对家庭的责任之上。这背后是我们多年来所受教育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也是中西文化的核心不同之一。说电影中的几个具体体现。
1. 男主深知孩子的病需要尽快手术,也知道需要尽快筹钱,但当他面对种种路见不平的时候,他选择了优先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2. 电影中自始至终都没有对政府救助体系的主动使用。男主拒绝大爷为其申请的街道救助,宁可让孩子跟自己居无定所。宁可去借钱,拖着孩子病情,也不愿去找政府救助通道。即使到最后孩子手术费用的筹集,也是因为男主履行了社会责任(救人)被媒体宣传后,通过大众募捐解决。
此处并不是想讨论如何利用政府救助体系,只是想说“不给社会添麻烦”其背后的价值观念输出:我们总是在强调个体对社会应有的责任,却几乎很少提到社会对个体的责任。
哪一种文化和价值孰对孰错、孰优孰劣,我不知道。但我觉得,我们国人应该把对自己和家庭的责任放的位置再更重一些。
评论 4条
查看全部4条回复·打开App 添加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