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出了字幕之后,父亲和我同时感慨,这部电影简直完美契合了我这两年的探索。电影里的许多人物都是不同阶段的我。有趣的是,我最后得到了和主人公相同的答案----享受每时每刻、享受生活。接下来简述一下我找到答案的过程。
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知乎上有一个很精彩的答案。
第一层:为了过程的快乐。我:享乐的人生有意义吗?美食?美女?弗兰克尔不是说找不到意义的人才会去喝酒约炮吗?
第二层: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我:这个是弗兰克尔的答案。可是我怎么找到我到底喜欢什么呢?我那么多年也没能找到我喜欢什么。问了我的父母,他们50年也没有找到明确喜欢并愿意为之奋斗的东西。
第三层:宗教/为了人类的发展。我:由于伊壁鸠鲁悖论,神好像不能说服我。人类的发展?有理有据,这的确是人的使命。但我作为个人能做的实在太少,我不觉得这能作为一个很好的答案。
第四层:人生的确没有意义。我:彳亍。
人生的意义至少没有一个普适性的答案。
但人在幸福快乐的时候就不会思考这个问题。
于是目标又一次回到了第一层,为了快乐。伊壁鸠鲁作为享乐主义的代表,他说的幸福的几个要素为:友谊、降低欲望、精神世界。奥勒留在《沉思录》中说不要追求物质的快乐。失去物质的时候要毫不犹豫的放弃。关注自己的本性才是最重要的。叔本华说智者都从自己的精神活动中获得快乐。所以享乐并不一定只是关注感官上的快乐。我可以寻求更高级的快乐。
同时,毕马威的前CEO在得癌症后,写了《追逐日光》。书其实就写了一件事:享受当下。另一本书中也提到,很多哲学家对于如何度过一生这个问题,最后的答案就是:享受每时每刻。
回到我个人上来,我的获得快乐的方法是:当负面情绪来袭时,运用认知疗法来纠正负面思考。同时,降低物质的欲望(现在我已经想不出有任何物质上的追求了),保持我现在的阅读和思考。在想得起来的时候,提醒自己享受一切。
在初步解决问题后,我开始为别人做心理咨询。在帮助两个抑郁倾向or抑郁症的人从严重的自杀倾向中恢复后,我又一次回到了第二层。我找到了自己的意义,帮助他人。而帮助别人,也就是第三层,为他人做贡献。在把三个层次否定了一轮后又一次回到并统合了这三个答案。
在看电影时,看到一个一个的角色仿佛就看到了以前的自己。希望这篇不算影评的影评能给一些人一点启发。
评论 2条
查看全部2条回复·打开App 添加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