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抛开那些超现实的推理技巧和影片的逻辑性,<神探>只有一个简单的悬念:刘青云扮演的退休警官陈桂彬参与调查一系列连环抢劫案,他凭直觉怀疑与案件有牵连的警探高志伟(林家栋)供词有假,并且坚信高志伟有杀人嫌疑。整个<神探>就是警官陈桂彬不择手段去印证自己直觉的过程.
老杜给<神探>加上了灰暗的色调,重用特写镜头和大量主观镜头,再加上动感的画面、超现实暗示,制造了一种"精神控制"的效果。
观众很多时候看到的是刘青云扮演的警探的第一视角:他看到别人心里的“鬼”,他的假想,他的猜测。
第二多的时间里,观众看到的是追随刘青云的督察何家安(安志杰)的“第一视角”:他看到的是“神探”的叵测行为和不可理喻。前半部分他在试图理解,后半部分他试图抗拒。这个心理变化的过程正是从“胆小鬼”到“心中有鬼”的过程。
杜琪峰在动作场面和细节保持了离开韦家辉之后的风格化,主题延续了一贯的宿命主义,但是这部《神探》看起来更粗砺、更主观。近年来老杜偏爱的冷静、优雅、浪漫主义群戏和高感怀(承载的东西太多)在《神探》中都收敛起来,被主次分明的写实派表演取代。影片的实景也相对现实(除了结尾,明确的杜琪峰标签)。
在银河的历年作品里,《神探》的格调其实很接近游达志的《暗花》,潜在的结构也类似,但是情节相对简单。
如果《神探》能打八十分的话,至少有六十分要依赖刘青云出色的表演。这部电影几乎是被刘青云“霸占”的。大部分时间里都通过聚焦主角的情绪瞬间、面部表情、心理变化和反复无常的肢体语言来带动剧情...结果,极度考验演技的表达手法正好给了刘青云发挥空间,一个有天分的疯癫角色活灵活现....
很难想象今年的金像奖影帝如果不是刘青云连庄.........(个人觉得《神探》的里表演是毋庸置疑的,哪怕是林家栋和安志杰)
几乎是刘青云的疯戏和影片的表达技巧掩盖了剧情薄弱。
实际上,单以“心理有鬼”的寓意并没有多少新意~~《神探》仅仅讲述了面对危机和诱惑时内心生出的重重变化,以及不同性格的人随机产生的各种结果。
但是观众被“见鬼”的方式和“有鬼”的气氛吸引了,再加上刘青云表演上的感染力,代替了对现实生活中剧情合理性的分析。
杜琪峰在尝试更多表达形式,他的立意和韦家辉的剧本并没有太多突破。但是老杜越来越精于调动演员和控制观众。
评论 4条
查看全部4条回复·打开App 添加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