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出院患者隔离情况想到的。乱七八糟写的挺长,大家将就看看吧。
来自:失踪者K(读书破万卷,下笔蛋不疼。)
昨天看到一个帖子,抱怨汉阳区病人出院之后隔离的地方环境不好。脏乱差,没有热水,被褥薄。几十个人不肯进去,老人们坐在门口哭,其中一个爹爹说要跳楼。下面的评论挖苦叫骂一片。有人说这些人矫情,能保住性命就不错了,竟然还嫌这嫌那。咋不要求送到三亚疗养,再派护工一天二十四小时陪护。有人说他们不知感恩。医生无私奉献,抢救他们;学生牺牲自己的行利益,腾出宿舍供他们住,还没嫌弃他们身上可能还有病毒;政府免费医疗免费吃住,一个人头上都花了十几万。如果觉得住个宿舍就生不如死,那真是枉费许多人的努力。还有人说公共服务是兜底服务,而不是满足部分人高品质的生活要求。这些出院者永远以自己为中心,让政府和医院无条件无限制的满足自己的要求,并认为理所当然。他们是如此可恨,以至于评论的人强忍着才没说出“很遗憾病魔没能战胜您的母亲”这样的话。我觉得这些评论并非全无道理,但我却无法跟着叫骂。因为我可以想见,若干天之后,等我妈出院的时候,她也会是坐在门口痛哭的老人之一。
昨天我妈打电话给我,说她精神状态很不好。夜里几次三番被女人的哭声惊醒,问同病房的病友,却说根本没听到。我想起之前网上看到有公益心理辅导,想给她推荐,她又连忙说算了算了,说自己只是医院里关久了心理烦,会自我调节的。
可能我妈就属于网友说的矫情之人。住院之后哭了好多次。如果我给她打电话她不接,多半是在哭。有时候给她打电话打一半,说到一些烦心委屈的事,她也会哭,然后把我电话挂断。过一会儿再给我发微信道歉,说自己没有控制好情绪,不过现在已经“自我调节”好了。
有哪些烦心委屈的事呢。刚住医院那会儿是没有窗帘。医院还没完全落成就紧急投入使用,很多硬件都跟不上。我妈怕亮,有光就睡不好。住院十好几天里,总共没睡两三个整夜觉。困得不行了她就用衣服搭在头上,又觉得憋气。我说你一个肺炎患者,血氧本来就低,不行就用口罩套眼睛上。她说口罩透光。那就没办法,谁让她太矫情呢。穷忍者,富耐着,睡不着眯着吧。
跟不上的硬件除了窗帘还有CT机。她入院的时候,被告知CT机在调试。十多天过去了,CT机仍在调试。和其他病友一样,我妈有时候会跟医生们抱怨,住院这么久,血常规也不做,CT也不做。药物治疗也早停了。每天对自己病情心里一点数都没有。医生们还是那句话:在调试。我劝我妈:不要跟医生们吵。人家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千里迢迢来救我们的。他们出的是人力,医院出物力。但医院的CT机没弄好,该找谁呢。患者不知道,医生们除了向上反映,恐怕也只能干着急。何况医生们三五天就换防,这事没法落实,怎么能怪他们呢。
我妈说就是有时候没控制好的情绪。其实医生护士们都挺好的。有个别的医院换防过来的主任,看过我妈最初的CT之后劝她:从影像上,她之前这种情况属于危重,一般都撑不过七天,能活着就是已经万幸了。所以每天要保持好心情,也有助于更好的恢复。其实她主观上还是想保持乐观的。护士带领病人做恢复操,她也跟着做。但没几下就做不动了,气喘吁吁,心率上百,只能赶紧回病房躺着吸氧。
另一件让我妈烦心的事是后遗症。从发病到现在已经三十多天了。躺着没事,一动就喘气。护士说她血氧93-94,肺部功能可能只有普通人的50%-60%。最初的影像上有实变影,可能会造成肺纤维化。但做不了CT,不知道情况是否有所改善。我只能劝她,连专家都说了,这个病大部分肺纤维化现象都是可以逆转的,不必过于担心。这个时候除了心理安慰,还有什么对病人最有用呢。
有病人死了我妈就会难过。虽然方舱医院里理论上收的是轻症,但病情发展迅速,哪能轻易达到零死亡的目标。一百多人的医院,十多天已经走了五六个。表面上看上去还好的人,没有CT机,谁也不知道他们肺里面的状况。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在半夜一声不吭的死了。他生前也一声不吭,天天闷在床上不动。突然就这么死了。在还有个七十多岁的爹爹也快不行了,呼吸十分急促。不知道家里有没有人能够联系转院。我妈不能理解,说我爸住的医院离这里只有十分钟,他住院时间比我妈短,CT都做两次了。为什么不把他们统一送过去做检测。我劝她说,现在就好比打仗时候,千头万绪,哪能事事周全。您老人家自己能活着就已经是谢天谢地,还瞎操心这些事情干嘛。每天保持良好的心态好好静养恢复才对。再说这个病发展很快,就算是做了CT,就算是转重症医院,也未必能挽救这些人的性命。
还有好些心烦委屈的事,她怕我担心,当时不说。就像1月21日,钟院士讲话那天她没告诉我发高烧,只是让我退票,不要回家过年。在那之前,她和广大武汉市民一样,还相信电视里专家说的,可防可控,无证据人传人。我爸妈还心存侥幸,觉得自己也就是普通感冒,只是为了保险起见才不让我回去。后面他们和广大武汉市民一样,响应政府号召居家隔离,直到后来我妈病得几乎下不了床才去医院。没有车,只能我爸搀扶我妈慢慢走。我爸带了小板凳,走一段让我妈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她几次实在走不动想放弃,但还是坚持到了医院。CT结果出来,爸妈双肺多发感染,我妈情况尤其严重,医嘱上写的建议住院。建议归建议,那时候核酸检测尚且要排队,住院谈何容易。无奈,我爸租共享轮椅,每天来回推我妈去医院门诊输液,风雨无阻。结果就是,一个重症肺炎患者,一天走两万五千步,天天微信运动霸屏。
她就是靠我爸每天两万五千步熬过危险期的。等到核酸做下来,我爸情况轻点,是阳性。她情况严重,反而是阴性。核酸阴性,再严重也不能住院。之前好不容易定的床位没有了。他们在门诊、急诊输液,眼看每天都要抬走五六个人,心里也只能徒增焦虑。住不了院,我担心突发情况,给她买血氧仪制氧机,找了许多店才找到一家能够市内送货的。机器价格比平时贵一千多,同城运费两百。我妈让我退货,说自己感觉已经开始好转,又说制氧机太麻烦他们不会用,最后才说我乱花钱。老人家哪管买这东西费了多少周折。
等她的情况渐渐缓和下来,社区终于关照到她了。让她去酒店隔离。酒店离我家很近,她和我视频,夕阳之下能看到江景,也能看到我家。她展示带的两本书,一本《人间失格》,一本《伊斯坦布尔假期》。绝口不提工作人员一路坏脸色,对他们训斥、催促,把他们的盒饭远远扔在地上。很多天之后,她才和我说这些事。我安慰她说:“人家社区的工作人员,整天冒着生命危险,干这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上下受气,心里同样憋屈。再说人病了,本来就没有尊严。生死攸关的时候,还要脸面这些虚的东西干嘛。”
她还委屈最需要住院的时候没有床位,开始好转的时候才收治。酒店住了两天,将将看完了带的书,她就转到方舱医院。来医院以后没有其它治疗措施,就是口服奥司他韦和阿比多尔。吃了两天药也停了,血氧时好时坏。CT一直在调试中,她不知道自己是否有所好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出院。
CT不能做,该出院的病人还是要出院。我妈之前两次核酸检查阴性,再测一次阴性也要出院了。我妈盼望着早点出院,但也不情愿就这么不明不白出院。既然有复发的可能性,为什么不能在医院里做好各项检测之后再出院?那些复发的情况,会不会是出院检查上不够完善?既然核酸检测阴性的病人能够确诊住院,那出院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指标呢?她问我,我也无法回答。那批检测十几个人的样本有问题,其中就有她的,于是出院的事也耽搁下来。
医院里呆久了她心烦。睡不好,幻听,其他病人痛苦的呻吟,夜里用塑料布打包拖走的死人,同住一个病区的二十多个服刑犯人。但现在事特殊时期,也只能一天一天苦苦熬下来。听到出院的病人还要再隔离十四天,哪个病人心里不难过,毕竟天天盼星星盼月亮盼着出院回家。
等她出院的那天,就会和其他人一起来到学生宿舍隔离。高低铺,地面有些油腻,墙壁有些发黄。那时候热水可能也有了,春暖花开也不需要厚被子。平心而论,条件不算好也不坏。除了楼层高的可能爬不动之外并没有不能克服的问题。政府尽力了,医护人员奉献了,学生牺牲了,病人理应感恩戴德。但他们心里怎么会没有委屈呢。不是天灾人祸,谁愿意得这个病,谁又愿意麻烦别人、每每遭受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折磨呢。她不大可能嚷嚷着跳楼,但很可能也会坐在地上哭。但无论如何,我不嫌她丢人,嫌她矫情,嫌她不知感恩,嫌她挑三拣四。只因为她是我亲妈,对此我能够感同身受。至于那些无法感同身受的网友们,以上说了再多也是无法感同身受的。人跟人的痛苦本来就不相通。况且我觉得站在他们自身的角度看,说的也非常在理,所以愿意怎么骂就怎么骂吧。虽然他们不能体谅我妈这些病人的情绪,但我能够体谅他们宣泄情绪的需求。
后记:写完这篇文章之后,我照例打电话给我妈询问情况。她说今天有个年轻军医看见她在哭,也跟着掉眼泪。搞得她都不好意思再难过了。我很想跟她说,这座城市不缺孬种也不缺英雄,但更多的只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人,生病得不到救助的时候会失望,困难重重的时候想崩溃,被人呼来喝去的时候会难过。我只跟她说了汉阳区出院后隔离的大体情况,让她做好心理准备。她说没事,只要一天天数着日子熬过就行,疫情之中谁不是艰难度日。况且回家了还不是天天关在小区里连菜都买不到。好消息是她的血氧比之前上升了一个百分点,另外医院的CT机终于开张,马上就能检测。影像有较大好转她就能放心了。我想起之前医生说她,如果不是心里怀着希望,恐怕早就过不了这一关。这大概是也是真的。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找搭子,江岸这边可以一起看电影的姐妹。《寻梦环游记》这个... (覡fly)
- 销售是什么很下等的职业嘛 (姐姐爱吃大西瓜)
- 五一好想出去旅游啊啊啊啊啊啊 (momo)
- 时隔一个月,又去了一次青山江滩 (月亮味的冰激凌)
- 武汉有喜欢玄学的吗 (红泥小火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