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收藏

gawe
来自: gawe (Lisboa) 2018-06-20 00:17:38创建   2022-02-03 07:39:18更新
1 人关注
可播放的影视 (18)
来自:豆瓣日记
睡觉的Aho 108人喜欢
作者:A. W. Moore(2012) 译者:Aho 一、导论 在我们的叙述里,异乎寻常的事情再一次发生了。[1] 吉尔·德勒兹(1925-1995)[2] 是一位夺目的思想家,一名博学者,他的革新能力配得上他吸收他人理念的能力,这两种能力彼此促进。他把一般意义上的哲学又尤其是形而上学引向了各种新的方向。而他之所以做到这点,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释放了前辈们的力。我在第五章开头用过形象“X”这个影像,在这里也同样适用。 福柯在他七十年代时写过一篇出名的评论,评论德勒兹的两本最有影响力的著作[3],...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张尔尔 77人喜欢
震撼。整个电影的体量和对节奏的把控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最大的irony在于 女主作为一个整个电影唯一虔诚相信上帝的人,is also playing the trick。她相信自己是真的背负着神的旨意的。所以对她来说一切的trick都是合理的,也是她的trick最后推翻了当地愚弄人民的宗教政权统治。 女二在接受审判的时候说过,她对女主是love。从女二被自己的爸爸和羊追时被女主拯救开始,女主对她来说就是god本身。并且,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看...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神甫 6人喜欢
Céline就是一块信仰的试金石,对于宗教人士和普通民众她都是格格不入的。 布鲁诺·杜蒙 Bruno Dumont希望用一个极端特例去探讨宗教与信仰的关系。 那个瘦骨嶙峋的男性角色的设置非常有意思,长相与身材都与世人所奉耶稣形象接近,而且他被设置成一名貌似被诬陷的罪犯。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臆想图志的广播: 电路板乌托邦主义是上世纪70年代出现的,有认为最早的提出者是英国社会学家Matthew Murphy,他认为导电轨道对应为道路,电子元件对应为建筑物,导电轨道连接不同的电子元件,由许多较小的元件构建成了一个功能实体。信号对应为人,沿着定义好的轨迹传递信息和指令到电路板的不同部分。电路板的高度交流和信息传递将颠覆传统城市规划。所以他认为现代智慧城市应该参照电路板进行设计,创造效率和机会,在电路板构建的乌托邦中,承认竞争或不相关的组织可以从共享中获益,通过简单地共享空间、数据和想法,将出现惠及所有参与者的机会,这个乌托邦是一个共同工作的空间,必须将新系统、将网络连接保持在最高水平,其中的人类作为信号,必须起到作用,不接受新技术、不从事工作的人类被视为无效或者无益的信号,将被淘汰出这个新城邦。#ドモヤン#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csh 25人喜欢
本文首发于《陀螺电影》 目前为止,滨口龙介的《偶然与想象》是本次柏林电影节最大的惊喜。它轻快而深刻,暗带讽喻又满怀柔情,虽铺陈了苦难,但也编排了消解苦难的方式。 时年四十余岁的滨口龙介,其实已然创作颇丰,但在2015年获得洛迦诺奖特别提及奖的《欢乐时光》之前,滨口几乎未曾进入过国际观众的视野。而在2018年,他更是凭借东出昌大主演的《夜以继日》,入围了戛纳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 他擅长雕琢那些微妙的、看似简...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赫卡忒 37人喜欢
Latour, Bruno. 1983. “Give Me a Laboratory and I Will Raise the World.” Pp. 141-170 in Science Observed: Perspectives on the Social Study of Science, edited by K. D. Knorr-Cetina and M. Mulkay. London: Sage. 《Science Observed》 中译:《科技渴望社会》 《科技渴望社會》 在本章中,我建议以一个十分简单的做法来切入问题:一方面利用先前针对实验室所做的田野研究而发展出来的方法论。然而另一方面,我的问题焦点不再是实验室本身,而是实验室的建构,以及实验室在整个社会环境中所处的位置(Callon 1982)。事实上,我希望能够让读者相信,建构实验室的首要目的,正是在挑战,甚至...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鵬鵬 James 111人喜欢
此乃2020年春季网课(十二周)简缩版。 课程描述 人类生活的物质现象,是反映人类文化特性的重要渠道。本课程主要从跨学科理论观点出发,讨论物质文化研究的基本特性、理论方法、相关议题的发展,以及与其他学科研究领域的结合可能性。希望藉此从物质文化研究的跨学科对话平台出发,更能从多元角度去观察、分析、诠释人类历史文化的研究可能性。 本课程的目标主要可以分为二个层面。第一,学生需要在历史学范式以外,初步掌握物质材料及跨学科理论之运用,促使学生对跨文化及跨时代的社会文化现象的反思,提炼个人学术观点与批判性思维。第二,希望由具体可见的实物出发,让同学了解人类与其生产、使用、或变更之物质世界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人、文化、和自然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即透过物质材料去观察我们身边的社会文化变迁。 一、课程进度 第1周、物质文化之概念与跨学科视角 阅读材料: 1、潘守永:〈物质文化研究: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跳余烬者 50人喜欢
我想任何看这部电影的人,都会拿它与《索尔之子》作比较,甚至可以说这种比较的心理在还没有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那么就先来说一下这两部影片。在拍摄手法风格上一脉相承,却也有明显的差异与发展。 《日暮》的主角为女性,观众们跟着艾瑞兹·莱特的步伐,内...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Olafisaac 121人喜欢
在Stéphane Delorme带领全体编辑辞职后,由Marcos Uzal领导的新手册似乎一直不太受很多人待见。我向来不是“手册派”,对于手册成员的了解也就仅限于Daney, Delorme, Rivette等一众为人所熟知的。因为注意到新手册最近的评分体现出一定的姿势水平,这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想要对各位新编辑有一些基本的了解,也就有了这篇日记的简单整理。整理的最初目的是用于个人参考,所以展现出的是有筛选性的零散信息,后续我也会一直对这篇帖子进行进一步补充。 2021.1.1 进行了最后一...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Francis 13人喜欢
Bruno Latour和Albena Yaneva在2008年合写的一篇小文,Give me a gun and I will make all buildings move: An ANT’s view of architecture 我们的建筑问题,正是Etienne Jules Marey对运动生理学那个著名诘问的反面——他发明了“摄影枪”,想了解一只海鸥的飞行原理,从而在固定格式中看到连续飞行轨迹的每一个静帧画面,而这是空前的。我们需要的正相反:建筑的问题在于它们静止得要命。想通过运动...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欢乐分裂 23人喜欢
美国著名影评人、普利策奖获得者罗杰·伊伯特一生所著巨丰,尤以「伟大的电影」系列驰名世界。他的行文简洁而富有高度概括性,笔法凝练,实为深入浅出的评论典范写作,在“学术型”影评大行其道的今日,伊伯特的亲民之态着实令人感慨且感动——如何避免生硬掉书袋,如何将技术分析与主观情感糅合,如何将八卦逸闻悄然嵌入影史传奇,如何将个体的感受经验与时光记忆终生捆绑,这些才是电影教给我们最好的事,电影终有散场一刻,...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Deleted] 2人喜欢
RT IMDB显示导演包括Agnes Varda,应为错误的收录 光盘信息如下(以下为其中包括顺序播放的短片): [Anticipating Sarah] [猫与月亮的故事] [Kom] [Tunnel of Love] [Pulp: This Is Hardcore]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4945460/ 短片集的封面即取自Don的...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Fag1Ch 393人喜欢
公寓中的人,似乎只配拥有住宅内部的安逸。现在,寂寞的人都不知道如何与别人相处,这就是你们所谓的城市化。造访这些住宅,会发现它们都各自配套有一处公共休闲区,这契合了法国人热爱集会的文化特点,但公共休闲区本身却并不具备人气。封闭密集的空间给人一种时间静止的错觉。 电影《九龙冰室》结尾,梦幻中,古惑仔龙哥回到了年轻的时候,站在公屋中庭,向着不再出现的父亲,喊:“爸爸,我回来了”。 2002年,某山东煤气厂大院。小蹲晃晃悠悠走出原是文化馆的录像厅,只觉得当下片子不比从前《古惑仔》刺激。回神,小蹲想起自己...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蔡明亮 1863人喜欢
今天我感到非常沮喪和失望 我倒沒有太過憤怒 因為這樣的事總會到來 只是早或晚 而這回來的過早 早得令人感到詫異 令人不知所措 對人性感到一股的寒意 不久前帶去柏林參賽的《日子》我的製片因應部份媒體及片商的要求 把影片的樣片寄到某些人士手中 我們是多麼的信任每一個人對著作權的重視 但事情就發生了 有人把樣片資源流了出來 非常非常令人震驚 以後我們還要相信什麼 人和人之間還會有信任嗎 這事傷了我們的權益 傷了我們的...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东篱岸 193人喜欢
(正文开始前先打一波广告…虽然King's有很强大的记忆研究network,同系也有相当多做memory的老师和博士生,可以交流很多共同话题,但总感觉在中文世界我一直在孤军奋战…所以,如果有同样做memory studies的博士生同侪,欢迎私戳我互通有无!) 这是从接触记忆研究以来我一直都有的疑问,随着自己的阅读和写作,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在变化,所以一直觉得有写点什么的必要。前段时间写一篇会议论文终稿的时候,这种想法越发强烈。之所以写下这些,绝不是要充当学术大佬来个盖棺定论,而是想记录自己现阶段的想法和反思,也希望能对其他在这个领域刚刚起步的学术新人有所帮助。事先说明,不要被标题误导,我没有答案,只有前赴后继的新问题一个个冒出来。 记忆研究(memory studies)作为一个新兴的跨学科领域(interdisciplinary field),太多核心问题都还没有被定义。现在的现状是,...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王卡 30人喜欢
第一次接触石窟寺艺术,是2017年在中国美术馆无意中看到的《花开敦煌——常沙娜画展》,隔了几周还时常想起,后来又去二刷。和印象中的中国山水画完全不同,富丽堂皇,又婀娜多姿,黑脸白线的菩萨相貌十分野兽派,怪异透视的经变画又联想到塞尚的多重透视,既相当古风,又感觉现代,过目难忘。今年看梁思成的《中国雕塑史》,又大体形成了“现存中国古代雕塑≈佛像”的印象。 我心想,要领略中国古代美术的风采,也许没有比石窟寺更适合的地方了。怀着这样的想法,又恰巧得到豆友王二老师的悉心指教,设计了一次河西走廊石窟寺游览计...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ripple 13人喜欢
关于《同义词》的内容,以及表现的动机与想法,导演已经在访谈中说得很清楚了。这里做一个关于影片形式的思考,侧重点在影片引发的“物质性”的思考。 德勒兹在关于力量方面有个有趣的观点,他说作画过程中“你画的只是力”。在绘画中,如果“力”被提示,那必定会导...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纪恩同学 687人喜欢
前几天的吐槽下面有朋友想让我推荐几个可能还对年轻学者比较友善的C刊,我这里提几个我知道的。有几点要声明的啊:第一,说它们友善只是我个人感觉,不一定对,可能别的朋友可以提出相反的意见;第二,我这里说年轻学者,主要是指青椒教师和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我真的不知道了(文章真的牛,你们可以直接投《社会学研究》、《社会》,它们也有发本科生论文的先例);第三,期刊各自也有选题的喜好和写作形式,大家投稿时候应该先把它们以往发表的文章多看看,了解一下它们的选题和风格,不合适的也就不用投了;第四,这里提的主要还是社会科学相关学科刊物,尤其本人关注的小领域。 名单如下: 中国青年研究(前几天有朋友提了,确实编辑们都比较负责,作者投稿过去应该都会回复,不合适就拒了,不会拖着石沉大海。别问我怎么知道,因为我投过,虽然被拒。选题时髦,年轻学者发的挺多) 探索与争鸣(也有朋友提了,据说对年轻学者有支持。我理解它还是有...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Joan 5人喜欢
想田和弘的作品以「觀察電影」著稱,風格與直接電影(direct cinema)類似,拍攝時只靠「十戒」:事前不做資料搜集、不與他人事先對被拍攝的主題進行任何探討、不寫劇本、拍攝與錄音均由自己負責、儘可能長時間拍攝、拍攝多面倒不如拍攝深入、剪輯前不定下任何目標/...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木卫二 18人喜欢
差不多十年前就标记了“想读”小川绅介《收割电影》这本书。最近有个契机,得以读完。 说说书中有趣的几件事: 1、小川拍完第一部纪录长片,他四处发邀请函,找了放映场地,甚至去当铺筹钱,才拿到冲洗好的胶卷。然而,到场的只有 3 名观众—— 1 个记者,还有他的弟弟妹妹。他说,自己不介意电影没人看,但对于投资发行那就是噩耗。不过他就此认定,如果以后自己的电影放映少于 3 个人,他就摊手不干。 2、当日活的粉红情色片...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W3Cschool 2152人喜欢
导语:本篇文章仅供自学Python参考,如有不对地方,欢迎指正。 由于我是自学Python,非科班出生,所以只能分享一些关于我的学习心得,如果有不对地方欢迎指正。 不过非科班出生虽然是一个痛点,但是在工作上,我其实不输给我其他同事,这点我倒是很有自信,而且我也统一一句话“目前互联网上的免费编程课程,足够让你成为一个合格的码农”。 编程入门 我刚开始学习编程,主要是因为自己想动手做个网站,但是由于技术原因,再加上朋友都比较忙,最后抱着“求人不如求己”的想法,干脆自学。 编程难不难? 这个问题我觉得...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黄小邪 16人喜欢
与朋去纽约电影节看了意大利导演Alice Rohrwacher第三部剧情长片《幸福的拉扎罗》(Happy as Lazzaro)。惊人的洞察、思考与批判力,当代这样的欧洲电影并不多见。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名至实归。Rohrwacher生于1982年,曾在都灵大学学文学与哲学,后又学剧作。据映后问答,她获得资助,在纽约待了六周写出的剧本。她说当时远离亲朋与母国的经验也帮助她把握拉扎罗与周遭世界的疏离感。 影片为沉稳深邃的社会寓言,前半部分如中世...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九只苍蝇撞墙 492人喜欢
1。 《小偷家族》并不是是枝裕和第一次在剧情中提及残缺的家庭和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关系。实际上从他剧情片生涯的一开始,“家庭”和“维系家庭的核心凝聚力”就是他最感兴趣的问题。 从《幻之光》中带着儿子嫁到崭新家庭的单身母亲,到《无人知晓》中被遗弃在家中的四个幼童,从《如父如子》中出生即被调包而在非亲非故家庭中成长起来的两个小男孩,到《海街日记》中被接纳到新家庭中的同父异母妹妹,他一直在尝试审视血缘关系...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维舟 166人喜欢
两年前特朗普宣布参选美国总统时,很少人看好这位夸夸其谈、举止出格、毫无执政经验的亿万富翁。尽管他的胜出至今充满争议,但假如认为他仅仅是靠着充满煽动性、攻击性的争议言论达成了这一点,那就太小看他了。他那句竞选口号“让美国再次伟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确实击中了很多人的心,他以一种更贴近草根社会的直觉,意识到了这是美国人身上广泛存在的一个痛点。不妨这么说吧:如果是希拉里上台,恐怕也有这一场...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九只苍蝇撞墙 215人喜欢
1。 在八十年代之前,鲜有电影人和电影史研究者人提到《小城之春》。尽管导演费穆在中国电影史上始终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但他这部讲述两对男女情感纠葛颇为文艺的剧情片却在很长时间里一直被尘封在中国电影史某个孤寂的角落。 《小城之春》重新走向前台并成为中国电影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和整个华语地区在七十年代末摆脱了超过半个世纪的持续政治高压氛围有着潜在的联系。当黄爱玲等香港电影史学研究者将它重新发掘并推至华语...
回复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76 77 后页>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gawe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