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汉学

berlindwh
来自: berlindwh (天津) 2017-06-28 21:25:32创建   2020-03-16 00:32:42更新
1人
6 人关注
来自:豆瓣日记
眉儿 0人喜欢
请相信自己。心之所向,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世界上什么最重要?是那片你我心中从未被触及的禁地。它是藏于潜意识中最原始的,是在孩童时期未能被满足的。不管是否真正了解自己,我们总要做些什么,这才是我们生之为人的意义所在。----眉儿 王光祈--眉儿的偶像 他是少年中国学会的创始人之一,与周太玄、李劼人等在成都相善相知,引为知己;他颇具诗人气质,毕生从事中国音乐史研究,日本音乐学家岸边成雄称他“将中国音乐史研...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在路上的阿富 1人喜欢
1.对外事务 外交使团: 斌椿使团,非正式试探性外交使团,类似于观光。 蒲安臣使团,清政府担心英国会在天津条约到来的第十年提出苛刻的修约的要求,而实际上英国想采取节制、耐心的方式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蒲安臣是美国公使,带领使团到过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布鲁塞尔、罗马,得到了西方列强的保证,修约谈判在无炮舰威胁的情况下进行,在另一方面却助长了保守主义,认为只要是金钱就能应付洋人。 天津教案:1870年,爆...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小徐 0人喜欢
【摘要】在当代学术界,王光祈的研究已成为经典,而围绕王光祈及其学术成果这一现象也成为一种研究方向,作为民族音乐学家研究这样一种前沿话题。他不仅是中外音乐交流的参与者,也是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缔造者。当下的“王光祈”这一名词于音乐史学或者民族音乐学都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王光祈;学术研究;文献综述 王光祈本人在历史上不仅作为中外音乐交流的参与者,他还是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缔造者。他本人留德...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慧小田哲思学 5人喜欢
三、四十年代游学欧美的一代学者,因年事趋高,这些年来逐个离我们而去,所剩已然不多了。这固然是自然的一个规律。但我觉得,此事对于中国学界来说也许还不止是“损失”而已,还另有一种意思在:由于传统的间断和语境的变迁,如此一辈的贯通中西的学养和境界,在后继的学人中恐怕就比较难得了。 ▲熊伟先生,1982年5月摄于波恩大学 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的熊伟教授属这一辈的学者,不幸亦于1994年7月30日逝世。而此前已去了洪谦教授。这两位德高望重的哲学界元老相继作古,着实令人扼腕。 熊伟先生病重住院的时候,我几...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雍措旺堆 0人喜欢
主页君写在前面:今天推送这篇作头条,是为主页君觉得,以下内容,不仅适用于即将赴德的同学,也值得所有人共勉—— 在所有一切的压力与孤独下,必然能催生一个全新的自己。只有真正静下来了,有些事才能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学习亦是如此……心无旁骛才能做点事情。静而后能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学,学而后能得。 ----------------------------- 先引用一句经典总结: 国内是好脏好乱好欢乐,国外是好山好水好寂寞。 但是...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读品】 1人喜欢
[德]阿塔纳修斯•基歇尔 著:《中国图说》,张西平、杨慧玲、孟宪谟 译,大象出版社,2010年3月,39元。 读《中国图说》的体验,帮我印证了心中的一个想法,时间的距离和文明的隔阂没有本质的不同。跟着基歇尔笔下那些耶稣会士的记述,中文读者也像是踏上了远征的...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北歌 1人喜欢
朋友给我推荐了赵静一采访劳埃德教授的推文,并问了我几个问题。我正好刚刚交完一篇论文,眼下比较空闲,索性把感受和回答写长了些,也算对自己想法的一点整理。略改文字,附在豆瓣上。 访谈记录推文链接 我刚刚才看了访谈文章。光从内容来看,其实并没有很意外。劳埃德教授对于理解其他文明的态度、对于比较法的应用、对于研究话题的取舍等,倒确实可以从他所处的时代找到影响的来源。他进入并学习于剑桥的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是人类学处于危机的时段,但也是理论的高产期,他在此时期受多位人类学家及各学派著作的影响,像是多了几分理所当然。在他供职于剑桥的岁月,也是政治思想史的剑桥学派茁壮成长的时期,那种结合社会情境解读思想发展的学术取向也体现在了他的治学方法上。我想,如果拜读过他的著作,应该能看到更细节的理论表述,也更能够获得方法论上的启迪。可惜现在只有手上这一份采访稿,也只能对他的学术进路管窥蠡测之了。 但是,如果结合...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行云 0人喜欢
I 西方学生运动和中国“文。革” 李:在马汉茂编的《德国汉学》当中你提交的论文是关于68级的,这篇论文我觉得特别耐人寻味。今天我们讲到德国汉学的时候,大部分人会马上会想到汉学的知识论和方法论,基本上是德国人研究哪些与中国相关的学问,包括哪些方面,使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做这些研究,等等。但很少把德国汉学跟时代的思潮结合起来:例如德国人为什么要去研究汉学,为什么在这个时刻研究这个题目?这些都不能被排斥在历史潮流之外。我一直强调汉学研究要还原当时的历史文化语境,如果没有德国近现代史和思想史的背景的话,很难做好这样的研究。这也是我为什么要组织翻译马汉茂的这本书的原因所在。比方说从詹森(Thomas Jansen)关于第三帝国时期“中德学会”在北京的研究,我们得知,他们常常聚在一起看纳粹的电影、宣传片,他们的经费当时是由纳粹政府提供的,并且当时翻译的书有王蒙的父亲王锦第翻译的《今日德国教育》(商...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陳柏達 2人喜欢
莱布尼茨与他理想化的中国--读《中国近事》 作者:李雪涛 文章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浏览:355 次 翻开欧洲的历史,今天我们可以说,17世纪欧洲在文化方面最伟大的发现可能就是认识了中国。尽管当时欧洲对中国的认识仍是东拼西凑的,但知识分子们已意识到了这是一个与西方思想不分轩轾的文明。作为17-18世纪欧洲百科全书式的人物的莱布尼茨,同样是当时最伟大的科学家和哲学家之一,被后人誉为“千古绝伦的大智者”。莱布尼茨...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sogdiana 2人喜欢
怀念伯希和 Remembering Paul Pelliot, 1878-1945 原载《美国东方学会杂志》卷119之3(1999年7-9月),467-472页。 罗新译 最近我拜访了两位汉学家的书房,他们一个三十多岁,一个四十多岁。这两位的书房里都有伯希和的照片,而伯希和早在他们尚未出生的半个多世纪以前就去世了。是的,伯希和的许多著述仍然被广泛阅读,他的非凡人格仍然唤起人们的兴趣,博得人们的崇敬。实际上就卷帙而言,他死后出版的遗著比他生前出版的还要...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七月杉 2人喜欢
法国 《法国汉学史》 《法国汉学史》 《法国汉学》丛书 《法国汉学(第一辑)》 《法国汉学家论中国文学:古典戏剧和小说》、《法国汉学家论中国文学:古典诗词》 《法国汉学家论中国文学》 《法国汉学家论中国文学》 《法国远东学院学报》 http://www.persee.fr/collection/befeo 法国汉学早至13世纪的传教士来华,但18世纪前的法国汉学研究者主要是传教士,研究内容为中国语言、中国史、中国社会等方面,与文学关系不大。其中的中国纯文学译介有马若瑟(Joseph de Pré...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王观旂 3人喜欢
二战前后,海外中国研究截然两分。要言之,前此重古代和文献学(或语文学)方法,后此则重近现代和社会科学(含人类学)方法。这一变化自有其必然与进步,但上升的螺旋之下,也不免曲折起伏,在一定程度上打断了前人由四裔而本土的努力,使中国研究重归旧途。由此带来的四裔偏向,既表现为研究方面,更在于研究方法 ,从而导致该领域的表面繁荣与潜伏隐忧。从具体的人脉关系探讨其变化的脉络,以及中外学术界的相互影响与隔膜,...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vangoghsmood 5人喜欢
载于《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作者:陈灿锐 摘要:荣格称卫礼贤对他的影响超过任何人,这主要是卫氏翻译的《易经》和《太乙金华宗旨》(德译本名为《金华秘旨》)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两部中国典籍蕴含的中国思想,或许成就了荣格思想中最有创意的部分,如“个性化”概念、“同时性原理”、“集体无意识”等。《金华秘旨》让荣格发现,心理发展不是直线的,而是环绕“本我”的“个性化”过程,这成为他的个性化理论的关键特征。透过这部首次译介到西方的道教内丹学典籍,荣格在“集体无意识”的层面上找到了联结东西方思想的纽带。荣格认为,《易经》的“科学”所依据的不是因果律,而是一种西方没有的、尚未命名的原理,他称之为“同时性原理”;他自己的“同时性”理论或许也根植于此。荣格既受到中国思想的深刻影响,又在其科学思维和医学实践中不失去自己的西方之根,这才会有他与中国思想对话的极为丰硕的成果。 关键词...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fushia 6人喜欢
在准备这学期的一门transpacific object课程的期末论文时候,关注到Berthold Laufer这位学识渊博的汉学家,他在哥大人类学系做过一段时间的讲师,是Boas的弟子。曾经三次来中国进行考察,收集了数以千计的书、玉器、瓷器、手工艺品、木偶、以及日常游戏和娱乐的物件例如两百多个蛐蛐罐还有三十多个鸽哨。在被他的收藏深深震撼的同时,也为他在学界和学术史上的不被关注和边缘化感到惋惜。他曾经供职于纽约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风雪夜归人 7人喜欢
如果对学术权威的学问并无深刻的领会,对他们的学术方法、成就,以及他们的局限和不足没有专业和历史的把握,却对他们的生平轶事和人际脉络了如指掌,如数家珍,则是一种十分令人讨厌的中国毛病,凸现说者追星式的幼稚和无知。 沈卫荣 做学术研究应该重视前人的研究成果、后辈应该尊重前辈,这是做学问和做人最基本的道理。如果不能很好地了解过去学术发展的历史和理路,我们今天的学术研究就会失去坚实的根基和深厚的传统。对...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示播列 0人喜欢
*本文首发于 2019年11月《经济观察报·书评》 。 最近有新闻报道称,中国、马来西亚计划合拍大型电视连续剧《郑和》,这是“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马双方的一次文化项目合作尝试。六百多年前,郑和率队七下西洋,开创了名垂青史的航海纪录,那是欧洲人开辟新航路之前的海上壮举,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1500年之前的数个世纪,亚洲的海洋空间上并存多条航线,而且这些航线都掌握在亚洲人手中。从中国到日本,再到东非海岸,途经黄海、东海、南海、苏禄海和现代印度尼西亚附近海域,构成了一个长时段的庞大航海网络,这就是所谓的“海上丝绸之路”。 一 对一般人来说,提及“丝绸之路”这个名词,大多会条件反射地想到历史上那条从长安出发的“陆上丝绸之路”,相较之下,“海上丝绸之路”的存在感就低很多。或许是因为大海的隐秘特征和史料的稀缺,在大众知识谱系中,海上丝绸之路的活动图景远比陆上丝绸之路更为模糊不清。倘若开展知识问答...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匪廢費·老🐰 0人喜欢
汉堡汉学丛书 http://www.hamburger-sinologische-schriften.de/hss.h...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y 6人喜欢
Chinese Stud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Leipzig, Germany: Past, Prese...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陳卉 5人喜欢
Ref:【德国老教授学中医60年,有点让中国人脸上挂不住了 - 今日头条】https://m.toutiaocdn.com/group/6747129098448929283/?app=news_article&timestamp=1572337342&req_id=201910291622210100260790192813110D&group_id=6747129098448929283&tt_from=copy_link&utm_source=copy_link&utm_medium=toutiao_io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 德国老教授学中医60年,有点让中国人脸上挂不住了 血液与医学咨讯 10月13日 曼福瑞德·波克特,中文名为满晰驳,取意为“以饱满的责任感,反驳西方明晰科学的不足”,出生于1...
回复
<前页 1 2 3 后页>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网上看到喜欢的,无论它是否来自豆瓣,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berlindwh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