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其盛好书榜

左其盛
来自: 左其盛 (北京) 2018-08-12 21:56:10创建   2024-03-16 20:16:05更新
年末又到了各媒体自媒体出榜单的时候了,见了不少好书榜,没见过比我这个更好的。以下三条大部分好书榜一条都做不到:
1:我这个好书榜中的书都是我认真读过的,并且除了好书榜之外,还有些书我给了差评或中评;
2:给出具体的星级,好书又分了3.5星、4星、4.5星、5星四个档次;
3:我有过多年的技术类、管理类、产品类岗位的工作经验,有不少榜单是专职编辑制定的。

此外其实还有一条就是制榜者的洞察力,不过这一条相对比较虚我就不说了。

各位书友如果看到更好的好书榜,欢迎向我推荐。

再打个岔,读书笔记/讲书/听书类内容,我也没见过比我更好的。我希望看到的是言简意赅地说清楚书中的主要内容、优缺点、评级。大部分媒体自媒体则是洋洋洒洒数千字才说完,有不少仅限于内容的缩写,对内容的优劣没有评判。

各位书友如果看到好的读书笔记,也欢迎向我推荐。

继续说正事。这个清单是今年我看过并且给了好评(3.5星-5星)的书,以经管类书为主。

这个好书榜每两个月更新一次。

在公众号的菜单中可以找到持续更新的好书榜、差评榜。

经管类图书我看的多,评级的参考意义更大。

经管类图书的评级,主要考察思想的新颖度和信息量、信息浓度三个维度。

评级标准:
5星:大师经典;
4星:不错;
3星:凑乎;
2星:较差;
1星:特别差
11人
968 人关注
1
来自:豆瓣读书
8.2 (1113人评价)
作者: [美] 阿比吉特·班纳吉 / [法] 埃斯特·迪弗洛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年: 2020-4-1
评语:我和比尔盖茨力荐的5星好书,美国失业率增加、贫富分化加重的原因不是贸易和移民,而是…… 最近比尔·盖茨公布的夏季书单5本书中有这本《好的经济学》。两位作者是夫妻,也是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三位获奖者之二。 本书的主题就是作者获诺奖的研究领域。 书的篇幅较长,有440页,风格通俗易懂,只有两张图,没有公式。内容是涉及全人类命运的宏大话题:贫富分化加重、失业率上升、气候变暖等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翻译稍逊,经常需要反复琢磨作者原意,有些是因为句子太长,有些貌似译者不太明白直接把字典中的词贴上去了。 作者们在书中解释,好的经济学的反面是大多数“电视经济学家”,顶着银行或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的头衔,本质上是其机构的代言人,经常刻意忽略对他们不利的证据。好的经济学重视证据和推理,在实践中检验理论。 作者们的重要观点如下: 1:移民: 1.1:大规模的低技术移民不会对移民输入地的工资和就业产生负面影响,原因是移民会在当地消费,导致当地工作岗位增加,大部分移民没法去跟本地人竞争,做的是本地人不愿意做的工作; 1.2:技术移民的引入会提高本地居民的福利,但是会导致本地同行的就业前景恶化; 1.3:除非发生天灾人祸,大部分穷人宁愿呆在家里而不是去移民,这是人性中普遍的损失厌恶的习性导致的,毕竟去移民可能面临比较大的风险; 1.4:美国和法国的移民史,都是移民初期被排斥后期逐步融入社会; 2:贸易: 2.1:1991年印度急剧降低关税后,经济没有崩溃,也没有高速起飞; 2.2:跟大部分经济学家的预测相反,贸易开放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的不平等程度都加重了; 2.3:贸易让不平等加剧的原因,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资料(包括人、资本、土地等)都有粘性,不会轻易流动;发达国家的底层工人也有粘性,不太愿意离开家乡去往更发达地区; 2.4:贸易导致的失败者远高于于施托尔珀-萨缪尔森理论给出的数量; 3:经济增长: 3.1:持续的经济增长不是常态; 3.2:经济为什么增长,为什么陷入困境,如何让发达国家保持增长,如何让穷国经济实现增长,经济学家们都不知道; 3.3:主要经济发展要素的特征接近的国家,最终的经济发展会趋同; 3.4:减税并不能促进经济增长,长期来看,里根、布什的减税,克林顿的增税,都对经济增长没有影响; 3.5:对高收入人群减税不一定能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对最高收入10%以外的人群减税,可以显著增加就业和收入; 4:全球变暖: 4.1:为了应对全球变暖,大致每年需要花费全球GDP的1%;也许技术进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人们需要适度降级消费比如开更清洁的更小的汽车甚至不开车; 4.2:碳税是应对全球变暖最合理的办法; 4.3:富国的富裕人口适度为穷国的环保升级买单,是相对合理的方案; 5:贫富分化: 5.1:工业革命在爆发后的70年内导致了工人阶级收入下降生活变差;20世纪80年代以来机器人抢走了越来越多的中等技能职位;这种机器取代人工的趋势目前看无法阻挡,会从富国蔓延到世界; 5.2:里根经济学的涓滴理论被证明是错的,1980年以来的经济增长果实,大部分被富人摘取,穷人收获很少;里根撒切尔执政以来英美的贫富分化加剧了; 5.3:英美的收入不平等显著高于欧洲国家,部分原因是英美金融发达,吸收了更多的资本和优秀人才; 5.4:针对超高收入的高边际所得税率,是限制最高收入不平等现象激增的极其明智的做法,不会损伤任何人的工作态度; 5.5:针对高收入人群的财富税,是降低不平等的好方法;富人们可能最终会为了真正的繁荣而接受,也可能被动接受; 5.6:因此,当增长停滞,或无法使普通人受益时,就需要找到替罪羊。在美国尤其如此,但欧洲的情况差不多。最自然的指责对象是移民和贸易; 5.7:美国政府想要帮助更多的失业工人,就需要向富豪和中产征更多的税; 5.8:经济学家和许多政策制定者喜欢丹麦的弹性保障制度。这个制度赋予劳动力市场完全的灵活性,。企业可以很轻易地解雇员工,而这些失业者会得到丰厚的失业补贴; 5.9:欧洲补贴农业留住青山绿水的做法,可以扩展到其他领域,让失业者获得有尊严的工作; 6:偏见: 6.1:互联网让美国人更不容易接受不同观点、更排斥黑人;在学校保持多样化能缓解这类偏见; 6.2:美国的选民也越来越偏激,有效的方法是深入探讨跟选民自身利益相关的话题而不讨论党派; 总体评价5星,非常好。
回复
2
来自:豆瓣读书
8.3 (3446人评价)
作者: 拉斯·特维德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12-11
评语:经济周期不是可以摘除的扁桃体,而是不可或缺的心跳 全书是对300年来经济周期相关的理论和事件的回顾,涉及到经济学家、金融机构、政府。作者对这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经济学理论都比较熟悉。 英文版出版于2006年,书中的数据截至到2005年。 开头的几章非常有意思。前两章讲约翰·劳鼓动法国摄政王发行纸币,最终引发密西西比公司泡沫。后面一直到第13章依旧包含了有趣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介绍吸引我读下去。再往后逐渐以经济学家们对周期的不同理论和争辩为主,偏学术,但是外行还是能看懂。 书中介绍的经济周期有各种各样,比较长的是康德拉季耶夫,长达50年,房地产周期大致是18年,朱格拉周期10年,基钦周期40个月;熊彼特认为最重要的是三种: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朱格拉周期和基钦周期,三种周期相互影响,产生实际的经济波动现象。熊彼特有一句名言:“周期并不像扁桃体那样,是可以单独摘除的东西,而是像心跳一样,是有机体的核心。” 书中也介绍了各国银行和政府对经济周期的应对举措。 23-28共6章分别介绍具体的商品市场的周期现象、学术研究观点、预测指标。比如第23章房地产周期,作者给出6个预测房地产价格到顶的信号: ·出售天数的增加 ·一个城市中未销售住房数量的增加 ·卖方报价与成交价格比率的下降 ·出售超过120天的住房数量的增加 ·为投资所购买房产所占百分比的增加 ·抵押申请数量的下降 书中一类有趣的信息是经济学家们的投资理财情况,实际情况是有的赔有的赚。桑顿和李嘉图非常成功,堪称他们那个时代的巴菲特;凯恩斯差点破产,且在1927年认为以后不再会发生经济危机;熊彼特在银行的投资以失败告终,个人背负了巨额债务。 总体评价5星,非常好。
回复
3
来自:豆瓣读书
8.7 (257人评价)
作者: 苏龙飞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年: 2019-4
评语:罕见的国产原创经管好书。 作者以股权结构的变化为主线,讲17家公司的股权纷争。这些纷争当年大部分都是新闻热点。 第一版出版于2012年,写了当时往前推几年内的14个热点案例,比较知名的有阿里巴巴、雷士照明、永乐电器、娃哈哈、新浪、国美电器、真功夫、金山软件、太子奶、土豆网、赶集网;第二版出版于2019年,新增了三个案例:宝万之争、苏州大方、华大基因。 本书以下两点比较难得: 1:资料全面。其中一些纷争我在媒体上看到过,但是新闻发生过程中看不到全局,事后看不到总结,本书的介绍则简洁而全面,远超大多数介绍这些案例的经管书和新闻媒体。比如早就写的泛滥的阿里巴巴,本书中我还是发现了一些新的内容; 2:相对客观公正。读完本书后,发现有些内容当时许多媒体可能有意忽视了,毕竟当事公司是媒体的广告大户。本书的这一点尤其难得。 书中给出了许多股权结构图。 书中一些当事人作者亲自采访过。 比起分析企业公开财报的薛云奎的作品,比起讲企业管理案例的大部分经管类书,本书更深入更系统。 比较奇怪这本书少有大V推荐。个人认为不是书不好,是讲到了一些公司的相对负面的信息,大V们就算是知道本书也有意忽略。 读完这17个案例后的几个感受: 1:公司创始人在融资过程中,不能把自己的股权稀释得太低,否则后续不容易控制公司; 2:欺诈行为可能会适得其反; 3:创始人的婚姻稳定非常重要。 一个小缺陷是第二版没交代当年这些当事人的后续情况。 总体评价5星,非常好。
回复
4
来自:豆瓣读书
7.8 (3393人评价)
作者: [美] 贾雷德·戴蒙德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20-4
评语:美国面临重大危机不自知:5星|戴蒙德《剧变》 《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新书。前面6个章节介绍6个国家应对历史剧变的举措,有的成功有的失败,后面3章讲日本、美国、全世界面临的危机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书中作者给出了12个影响国家危机结果的因素。 跟《枪炮、病菌与钢铁》比较起来,观点的新颖程度稍逊,但是依旧是信息浓度高、信息量庞大。书中涉及到6个国家纷繁复杂的历史和政治事件,但是作者的梳理让这些复杂事件的脉络变得清晰。 作者坦言如果能对书中涉及到的历史事件做量化分析,结论会更有说服力,但是工作量太大他难以完成,希望能有人实现。 具体6个应对剧变的国家是:芬兰、日本、智利、印度尼西亚、德国、澳大利亚。 芬兰在1939年和1940年同苏联之间爆发了苏芬战争,苏联付出巨大代价后惨胜,期间芬兰的盟友没有实际行动,芬兰在战后立刻同苏联谈判,答应苏联的领土要求。1945年后芬兰领导人谨慎地与苏联和西方保持良好的关系。 1854年佩里铁船叩关,日本结束了持续215年的锁国政策。1862和1863年,日本反对开放的激进派两次刺杀外国人,分别导致英国和英法美荷联军的报复,激进派终于认识到西方军事力量的强大,结成倒幕派,逼迫幕府把权力交给天皇,开启了明治维新。 二战时期的日本,主导局势的少壮派军官不了解西方的军事实力,也没有像1862、1863年那样因为鲁莽行动被随后的军事报复拉回现实,因此在毫无胜算的情况下发动了战争。 1970年开始,智利先后经历了两个政治立场完全相反的领导者。老练温和的阿连德居然主导了激进的国有化政策,没收外国公司的资产;同样温和的皮诺切特抓住权力不放,在位17年。皮诺切特主政期间,流亡在外的左翼政党目睹了东欧和西欧的情况,逐步改变了激进的主张。皮诺切特之后的智利走出了不愿做政治妥协的时代。 在政治妥协崩溃引发国民间自相残杀后的和解阶段,印度尼西亚和芬兰站在了两个极端,智利则处在两者之间:在芬兰,我们看到内战之后国民迅速进行了和解;智利国民对行凶者进行了比较公开的讨论和审判,不过这种和解是不彻底的;在印度尼西亚,国民达成和解的程度极为有限,没有对行凶者进行审判。 一战后的德国,民众普遍认为德国是受害者,这种心态助长了希特勒当选和希特勒发动二战。二战后德国经历了几次运动,逐步达成共识,深刻反省战争罪行,之后跟各国恢复正常关系,两德统一,经济稳步增长。 澳大利亚国民一直以英国人自居,数次派兵参加英国的对外战争,但是二战期间英国的新加坡基地投降日本,导致之前英国许诺的军事保护成为泡影,二战后英国逐步甩开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于1972年摆脱白澳政策。 日本目前的危机存在于这几个方面:巨额国债、职场对女性的歧视、低出生率、拒绝移民、对鲸鱼等自然资源的顽固态度、对战争罪行反省不够。 美国目前的危机存在于这几个方面:选民越来越不接受妥协、选举受党派和富豪的左右、经济不平等加剧、社会流动性降低、教育投入减少,还有两个最重要的:对以上危机的存在还没达成共识、不愿意向其他国家比如加拿大西欧各国学习。 当前全世界面临的重要危机:核武器、气候变化、资源枯竭、不平等。解决办法只有更广泛更深入的协商。 总体评价5星,非常好。
回复
5
来自:豆瓣读书
8.4 (161人评价)
作者: [英] 蒂姆·克莱顿(Tim Clayton)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年: 2019-11
评语:4.5星|《滑铁卢:决定欧洲命运的四天》:详细还原滑铁卢战役经过。 详细还原滑铁卢战役经过。时间精确到半小时,作战单位精确到营,许多时候有战士的具体回忆。 拿破仑当时刚复辟,面临5国联军讨伐,决定先下手为强,主动攻击北方的英国和普鲁士联军。英军和普军兵力都不如法军,但是联合起来要强过法军。拿破仑计划各个击破,在利尼打败了普军,但是没能歼灭,派格鲁希领兵3万去继续打普军,在四臂村遭遇英军,苦战后英军撤退到滑铁卢。 滑铁卢战场上英法最后都精疲力竭,下午普鲁士大军赶到,法军最终溃败。 拿破仑的战略没问题,失败的原因有:他自己不如年轻时敏锐;没找到合适的参谋长;左右翼的元帅(奈伊和格鲁希)也不太合适,两位元帅都犯了致命的错。 非常吃惊的是书中对战争过程还原的细致程度。参战各方士兵貌似大多数识字,在过程中、事后留下了许多文字资料。英方的战争指令也大多保留下来。 当时热兵器冷兵器混杂,双方的兵种,有步兵、炮兵、骑兵,武器则步兵持燧发枪,子弹和火药事先用纸袋封好,发射前需要咬开火药袋装填,炮兵的炮能发射实心弹、霰弹、可以爆炸的榴弹,英军还有榴霰弹和火箭,骑兵佩枪、剑或长矛,胸甲骑兵穿戴胸甲可以抵挡子弹。 参展各方的士兵有的可以带着家眷,一路有随军的商贩,各方士兵有时都需要去抢平民的东西吃,战场上伤亡士兵的随身财物很快会被敌我士兵和战后的平民抢走,受伤士兵落入敌手后还可能得到医治活下来。 我对这段历史的了解有限,书中的人物、地点、民族大部分不知道,看的过程中看了一些视频资料,B站有一个德国人拍的滑铁卢战役纪录片,有战场的沙盘演示,对了解战争全局比较有帮助。 我是在微信读书上看的这本书,书中附的地图,在手机和pad上看都不太清楚,并且需要随时跟正文对照,把图下载到电脑上打开对着正文看体验更好。另外书中有几幅地图上下颠倒了。 英文版2015年出的,算比较新的书。 翻译稍逊,有些地方需要仔细揣摩原文的意思。 总体评价4.5星,不错。
回复
6
来自:豆瓣读书
7.7 (592人评价)
作者: 史蒂文·约翰逊 (Steven Johnson)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4-8-1
评语:5星|《伟大创意的诞生:创新自然史》:开放连接意外错误催生创意 作者研究创意诞生的环境与条件,旁征博引,自己也做了相关的研究。 引用的创意案例主要集中在生物进化和科技发明两大类,其中的科技发明涉及到了许多不同的分科,作者显然是查了许多一手资料而不是从其他书中抄故事。 除了案例,还引用了许多相关的研究成果。 作者举案例和研究成果的基本结论是:创意是在网络中通过交流产生的,一般是在已有创意的基础上做的小改动。 快结束的时候作者举了一个空调的例子,空调是独立发明的。作者最后提问:创意到底是类似空调这样独立发明的多,还是类似书中前面的大部分例子是在网络中交流改进的多? 最后一章是全书重点,作者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坐标系,两个维度分别是:市场/非市场、个体/网络,然后统计了1400年-2000年之间诞生的重大创意在这个坐标系中所处的象限。结论是: 1:1400-1600年间,第三象限也就是“非市场/个体”的创意比较多; 2:1600-1800年间,第三象限(非市场/个体)和第四象限(非市场/网络)占优; 3:1800-2000年间,第二象限(市场/网络)和第三象限(非市场/个体)都有不少创意诞生,但是第四象限(非市场/网络)诞生的创意最多。 书中的重要结论: 1:创意一般是像进化一样是基于已有环境的小改进,偶尔有大的跳跃式的创意只能失败,比如19世纪巴贝奇的分析机,可以说是计算机的爷爷,理论上可行,工程上来说当时完全不现实; 2:创意的诞生需要有网络,并且创意可以产生新的连接。比如说从狩猎社会到农业社会,社会关系网络更大了,人与人的交互更多了,人类的发明创造随之增多; 3:城市的创新指数随着规模的扩大而呈指数级增长; 4:开放促进创意的产生; 书中一个小错误是搞错了北宋和毕升所处的时代:#2192:活字印刷术是在公元前4世纪,由中国北宋发明家毕昇发明的。 总体评价5星,非常好。
回复
7
来自:豆瓣读书
9.1 (2089人评价)
作者: 林毅夫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8-9
评语:5星|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完美解释中国经济奇迹和现存问题 作者解读了建国以来的重要经济事件和我国当前经济的主要问题与解决路径,最重要的观点是:应该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比较优势来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盲目追赶发达国家技术的赶超战略已经证明是错误的。 本书内容的高度广度深度都远超绝大部分财经作家、财经评论人,逻辑清晰,有理有据。 文风相对偏学术,喜欢看故事看轻松内容的朋友可以绕开了。 完美解释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奇迹,作者认为最重要的是选择了双轨制等稳步推进的路径,选对了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双轨制在改革开始的时候不被西方看好,被西方看好的苏联和东欧的休克疗法则最终失败。 解释中国经济发展奇迹这一部分,可以跟2016年出版的文一《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1985年出版的雅各布斯《城市与国家财富》互参,本书弥补了后两者理论上的一些不足。文一强调工业革命成功的必经之路是纺织工业,本书则说明中国等国家稳步推进的价格双轨制也是重要的成功条件,还给出更具体的发展路径,可以不限于纺织工业,符合比较优势即可。雅各布斯强调经济发展的基本单位是城市,城市发展的基本路径是进口替代,举了不少工业革命前后的正反案例。但是最近几十年的各国实践已经证明了进口替代策略基本是错的,本书解释了为什么是进口替代策略错的,比雅各布斯的解释更有说服力。 此外书中重要的观点与信息还有: 1:三农问题的根本是农业增速太慢;唯一长期有效的办法就是减少农民数量,让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 2: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城市工作机会不多,因此城市化程度比较低; 3:中国当前的最优金融结构,也应该是建立以中小银行为核心,同时辅以大银行和股票市场的金融体系; 4:在经济下行的时候,只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选择好,短期可以创造需求,长期可以提高增长率、增加政府税收; 5:中国储蓄的独特之处在于较大的企业储蓄份额太大; 6: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问题是在我们这代才出现的问题,想从斯密或其他过去的经济学大师的著作中去寻找经济转型的答案是缘木求鱼。 版权页上说2012年第一版,2014年第二版,2018年第三版,不过书中的《初版序言》注明写于2008年,并且提到书名叫《中国经济专题》。貌似是2008年出的《中国经济专题》在2012年改版并改了名字,现在出到了第三版。这个信息有点乱。 总体评价5星,非常好。
回复
8
来自:豆瓣读书
7.6 (270人评价)
作者: [澳] 克里斯·布拉德利 / [德] 贺睦廷 / [荷] 斯文·斯密特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8-9-1
评语:5星|《突破现实的困境:趋势、禀赋与企业家的大战略》:战略书中少见的精品,麦肯锡书中少见的精品 作者们的结论是企业成长最重要的因素有10个,其中没有领导力、文化、人才、执行力等常见元素,营收规模、研发投资、行业趋势、并购、内部资源集中在优势项目等因素跟企业高速成长的关联比较紧密。
回复
9
来自:豆瓣读书
8.3 (10350人评价)
作者: 郭建龙
出版社: 鹭江出版社
出版年: 2017-4
评语:总体评价4.5星,不错。 书中重要内容: 1:西汉帝国完成中央集权后,因为战争与官僚机器的成本上升,开始垄断盐铁制造与经营,发行面值超过币值的货币,导致私铸货币泛滥,最终被迫把铸币权收归国有; 2:汉武帝开创的国营垄断模式,沿用了两千年,只有东汉初和唐初没有采用; 3:北宋、南宋、金、元政府在王朝末期采用过超发纸币的方式掠夺财富; 4:明朝初期超发纸币导致纸币信用彻底崩溃,社会被迫采用白银做货币,反而让政府失去了超发货币的手段,经济收益; 5:北魏冯太后开创的农田国有制,一直沿用到隋唐; 6:唐代为了解决军费问题,干脆设置节度使掌管一个地方的军政大权,最终导致唐朝的灭亡; 7:清政府学会了借债支付战争费用,财力较桥超有了很大提高
回复
10
来自:豆瓣读书
8.0 (275人评价)
作者: [美] 罗闻全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18-6-1
评语:总体评价5星,非常好。 作者在学术界提出了“适应性市场假说”来解释市场经济尤其是金融市场,以应对传统的“有效市场假说”的不足之处。 作者用适应性市场假说来解释2008金融危机,尝试给出金融危机的解决方案。
回复
11
来自:豆瓣读书
7.8 (125人评价)
作者: 田轩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8-7-14
评语:总体评价5星。非常好。 每一章研究一个问题,给出研究结果后,继续介绍问题的原因和相关的研究。比如介绍过风投机构对失败的容忍度的研究后,继续分析为什么不同的机构对失败有不同的容忍度,主要影响因素是哪些,如何用数据证明各因素的实际影响力。
回复
12
来自:豆瓣读书
8.7 (111人评价)
作者: [加]简·雅各布斯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18-6-1
评语:总体评价5星,非常好。 书中主要思想: 1:城市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单位,国家不是; 2:落后城市的发展路径是:进口,山寨进口产品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低价卖给发展水平差不多的城市; 3:以单一的资源(如农产品、石油)为主要出口对象的城市,经济比较脆弱; 4:以国家为基本单位的促进发展的各种政策(如贷款、援建、购买整套工厂)注定难以成功。
回复
13
来自:豆瓣读书
8.1 (20705人评价)
作者: [以] 尤瓦尔·赫拉利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18-8
评语:总体评价4.5星,非常好。 全书分21章,介绍了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21个大问题,涉及到科技、政治与宗教、战争、教育、宣传与真相等许多方面。 这21个问题,基本上都跟一个主题直接或间接相关:人类面临三大敌人:核战争,生态崩溃,科技颠覆。
回复
14
来自:豆瓣读书
8.1 (118人评价)
作者: 肖知兴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出版年: 2018-5-1
评语:总体评价4.5星,非常好。 全书是作者最近几年来在各种场合发表的文章或演讲稿的合集。内容上前后有不少重复。主要内容大致有这么几类: 1:作者对企业管理理论的点评:克里斯坦森学术地位不高,颠覆式创新理论用处不大等; 2:作者对最近的一些企业和企业家的点评:柳张该退不退更尴尬; 3:作者自己的管理理论:智慧型组织; 4:作者自己的私人董事会任教的经验体会:企业要想转型,首先要解决老板的价值观问题;
回复
15
来自:豆瓣读书
7.9 (2786人评价)
作者: 杰弗里·韦斯特 (Geoffrey West)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18-6
评语:总体评价4.5星,非常好。 全书讲各种复杂的东西中存在的普遍规律:哺乳动物体重每增加一倍,心率降低25%;城市人口每增加一倍,加油站只增加85%;城市规模越大,工资越高,GDP越高,犯罪案件越频发,艾滋病和流感病例越多,餐厅越多,产生的专利数量越多;
回复
16
来自:豆瓣读书
9.0 (154人评价)
作者: 赵衡 / 孙雯艺
出版社: 北京日报出版社
出版年: 2018-3
评语:总体评价5星,非常好。 书中一些重要观点: 1:美国医疗市场的支付方力量比较强大,由于支付方的改革,才让医疗业众多可以节约成本的创新公司有了机会; 2:国内医疗市场的支付方比较弱小,服务方非常强大; 3:慢病管理是反人性的,病人和医保都缺乏支付意愿,并且医生没有意愿和精力来提供服务; 4:国内的数据孤岛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之前,医生之间的合作还很难真正地展开;
回复
17
来自:豆瓣读书
8.3 (36418人评价)
作者: [美] 瑞·达利欧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18-1
评语:总体评价5星,非常不错。 作者是桥水公司创办人和CEO。读后感觉是一个极度理性的人,把公司流程当作软件代码反复优化。本书就是作者优化公司流程的基本原则。书中的“生活原则”部分,也不是讲吃喝玩乐的原则,而是讲如何理解现实,如何做判断和决策等话题。
回复
18
来自:豆瓣读书
7.8 (137人评价)
作者: (美)伦纳德•谢尔曼(Leonard Sherman)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18-9
评语:4星|《哥伦比亚商学院商业策略课》:重要战略思想及相关案例介绍 作者是商学院教授,也有管理顾问的从业经验。书中作者尝试梳理批判目前的主要战略思想,并提出自己的理论。 作者认为已有战略思想的弊端如下: 1:波特和BCG都提出了颇具宿命论意味的观点,认为个体企业和行业的内在结构性特点基本上决定了企业业绩,这是不对的; 2:虽然《追求卓越》《基业长青》作者柯林斯的一些管理建议是正确的,但认为可以找到对于在不同行业中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所有公司都适用的成功秘诀,这种理念本身,往好里说是愚蠢的,往坏里说就是危险的; 3:克里斯坦森的颠覆式创新仅仅是低端方向的一种创新,更高端、更多功能的创新也可以是颠覆式的,比如克里斯坦森预言会失败的iPhone; 书中一些重要的管理思想: 1:要创造真正有创新性和有意义的差异化产品,就应该将一类产品作为整体去寻找其弱点,而不是只针对个别产品或者品牌; 2:在一个邻近步幅内开展业务(也就是开展离公司主营业务更近的业务)成功率为37%,大大超过平均为30%的整体成功率; 3:“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理念对公司的长期短期价值都有损害; 作者提出实现和保持长期盈利性增长的战略思想是:持续创新、产品差异化、业务整合。 全书伴随理论介绍的,是多个相关的商业成功或失败案例。 读后感觉作者的理论新意不多,但是对现有哦战略思想的介绍比较有价值。 英文版是2017年1月出的,还算比较新。 两个翻译的小问题:Netfix创始人哈斯廷斯,书中被译为“黑斯廷斯”;《创新者的窘境》书中被译为“《创新者的困境》”。 总体评价4星,不错。
回复
19
来自:豆瓣读书
8.1 (646人评价)
作者: 王伟
出版社: 中国致公出版社
出版年: 2018-11
评语:韩信不是军神,项羽不是战神:3.5星|《权力密码—当历史遇见经济学》 作者对战国到西汉初年的历史事实做了新的叙述,有一些是颠覆常识的,基于这些颠覆后的史实,从管理学的角度做了一些解读,跟经济学关系不大。 解读有点意思,但是颠覆的证据太少,没交代作者的历史学学术素养,也没交代这些颠覆的观点是作者个人的看法还是其他学者的观点,在史学界认可度如何,我认为可信度存疑。 另外书中对作者的介绍非常含糊,也是本书一大缺陷。 举几个颠覆史实的例子: 1:赵括比廉颇更有实战经验,长平之战后期,赵国已经是必败的局面,赵王和廉颇无耻地把责任推给了死去的赵括; 2:韩信的军事指挥水平跟灌婴、曹参、周勃大概是同级别的,他的许多故事是元朝的说书人编出来的; 3:项羽破釜沉舟之后并没有打败章邯,只是跟后者结盟,也没有坑杀二十万降卒,因此不敢留在关中。 总体评价3.5星,还不错。
回复
20
来自:豆瓣读书
7.2 (2331人评价)
作者: [美] 安妮·杜克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18-12
评语:4星|《对赌:信息不足时如何做出高明决策》:赌徒概率思维最优 作者是认知心理学博士,有一个职业扑克玩家哥哥,机缘巧合专职玩德州扑克20年。 作者在玩牌过程中意识到,扑克比赛中的决策次数特别多特别频繁,差不多每两分钟要有一次决策,可能一个决策就影响到一套房子的输赢。于是对优秀扑克选手的决策模式做了许多思考。 书中总结了优秀扑克选手的决策思路,最重要的我认为是两点: 1:概率思维:认识到世界是不可知的,只能尽量选择赢牌概率最大的方案; 2:正确的决策不一定导致好的结果:正确的决策可能导致输牌,绝不能因此认为决策就是错误的; 作者引用了博弈论的基本理论,认为生活中只要有选择就是在博弈,在赌自己的选择是最优的,真实的生活更像扑克而不是象棋:自己接下来摸到什么牌对手摸到什么牌是未知的,运气的成分很大,很自然回用结果来判断决策的对错(但这是不对的),赌徒的概率思维在生活中是最优选择。 书中还给出跟概率思维相反的常见思维误区:动机性推理、自利性偏差、偏见盲点、确认性思维、时间贴现、事后偏见等。 作者也给出了让大脑逐步跳出思维误区适应概率思维的一些方法,比如参加求真小组,小组内讨论问题严格区分情绪、决策、结果,重点讨论决策过程是不是最优而不关注情绪和结果。 作者自己儿子考试成绩不好,总是习惯性地怪罪老师不好,作者用这个例子说明这种失败了怪别人的思维误区是人类天性,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人。 上面我说的概率思维,书中大部分时候叫做“对赌思维”,个别地方叫概率思维。书中频繁出现“对赌”这个词,根据上下文来看,基本确定就是英文“bet”也就是赌博。 总体评价4星,非常好。
回复
21
来自:豆瓣读书
7.6 (458人评价)
作者: 何帆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年: 2018-10
评语:4星|何帆《大局观:真实世界中的经济学思维》:重要的经济类图书的读书笔记 作者在得到APP的专栏的文稿集。看内容基本是读书笔记加上少量作者个人的感想与发挥,介绍一些重要的影响比较大的经济类图书的主要思想。全书按作者的思路分为10章,每章又分许多小节,每节介绍一本书,偶尔多节介绍一本书。 内容相当不错,信息量比较大,没见过的新思想比较多。 几乎每一小节后面都有一两条“阅读链接”,多数给出书名,偶尔是文章名,一两篇没给出阅读链接的,数据与信息相对少很多,估计是作者原创。 但是读书笔记的说法是我的猜测。作者在前言中没说这本书主要是读书笔记,只说是经济学思想的普及。如果不是读书笔记,书中的大量思想与数据没给出信息来源,有失学术风范。 其中有些书我读过,看本书相关章节,作者还是有少量的发挥与感想,但是又没明确说出来哪些是作者的想法,哪些是原书的思想。 读后我有3个疑问: 1:有没有一些重要领域没有面向普通读者的书或者有书但是作者还没读因而没含在书中? 2:书中哪些细分领域作者是专家因而可信度极高?哪些领域相对来说作者只是一般涉猎? 3:哪些内容学术界还有支持率更高的反对思想没被包含在本书中? 从以上3个疑问来看,我认为本书的一个小缺陷是缺乏大局观,作为一本经济学思想介绍读物很不错了,作为一个经济学家的作品有点偷懒了。 总体评价4星,很好。
回复
22
来自:豆瓣读书
7.1 (138人评价)
作者: [英] 萨姆•威尔金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18-10-1
评语:两千年来巨富们发家的秘密与关键步骤:4星|《财富的本质》 基本是经济学家+历史学家的风格,对历史的概括,有严谨的细节,又有深入的洞察,还有历史书、传记书中很难找到的巨富们发家的秘密与关键步骤。 共7章,第1章前言,第7章总结,中间5章。中间5章讲5类代表性的巨富们的致富秘密和关键步骤: 第2章:古罗马巨富克拉苏的故事。他利用政治斗争把富人列为公敌,然后攫取他们的财产。他的致富秘密是:改变游戏规则; 第3章:美国镀金时代。这个时期发生了很多企业合并,由此产生了一批巨富。他们的秘密是:公司越大,成本越低且竞争越小;网络效应;自然垄断; 第4章:美国金融业。这个行业事实上的规则是大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不用害怕倒闭,因此这些大而不倒的公司风险更低融资成本更低利润更高; 第5章:印度现代巨富的致富秘密:利用政府的各种管制措施,抢先一步,阻止竞争对手进入; 第6章:当代靠科技企业的致富秘密:网络效应,专利制度,法律条款。 古罗马的那一章,篇幅不长,我感觉是比较新的视角说古罗马衰落的关键点。作者引用其他学者观点,认为古罗马帝国的转折,是从马略为鼓励没有土地的罗马人从军而进行土地改革时开始。克拉克利用了马略之后的政治斗争为自己攫取了巨额财富。 下面是书中提到的镀金年代美国巨富们发家的几个关键环节: 1:斯坦福利用自己对加州政坛的控制阻止所有竞争对手进入该州。通过这种方式,他对加州铁路运输的控制一直保持到1900年; 2:范德比尔特从蒸汽船行业转战铁路业,在铁路业中,他也是先努力挤垮所有竞争对手或者以破产威胁他们,然后以极低的价格展开收购; 3:洛克菲勒是如何成功收购克利夫兰几乎所有炼油商的呢?他应该是利用南方改良公司的协议向这些公司施加了破产威胁; 4:卡内基的上司兼导师汤姆·斯科特找到了卡内基,想把自己的一些股票隐藏在卡内基名下,这件事成为卡内基摆脱卑微地位、一跃走上财富之路的最初契机; 总体评价4星,非常好。
回复
23
来自:豆瓣读书
7.2 (66人评价)
作者: 薛云奎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 2018-11
评语:4星|薛云奎《克服偏见》:用财报分析为企业公关稿驱魅 作者是财报分析专家。书中作者分析了14家A股上市公司外加华为的财报,用财报数据说话,看哪家公司是高科技公司,哪家公司更重视营销/研发,看这些公司的主营业务到底是什么,利润率如何。 从财报看公司,跟这些公司的公关稿非常不同。可以说用财报解了公关稿的毒。 这15家公司中比较知名的有:乐视、华谊兄弟、东阿阿胶、中兴通讯、中国平安、小米、暴风集团、华大基因、华为等。 作者重要的结论有: 1:乐视和暴风影音的利润操控手法堪称经典; 2:华谊兄弟长于投资弱于经营; 3:中兴通讯赚钱的难度和压力要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4:小米集团是一家以中国本土市场为主、正在国际市场上迅速崛起的智能手机制造商; 5:华大基因研发投入与研发人员数量增长之间的矛盾性背离,隐含公司相关数据恐涉舞弊之嫌; 6:华为已经跻身高科技企业俱乐部,但只是刚刚及格。 书中的文章应该都在作者公众号上发表过。许多内容是偏枯燥的数据与图表,不过分析的过程和结论还是比较有意思。 总体评价4星。非常好。
回复
24
来自:豆瓣读书
6.2 (267人评价)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18-11
评语:10万+爆款文章的套路与技巧:3.5星|粥左罗《公众号运营实战手册》 一线公众号操盘手与写手的套路、技巧集。主要内容是:没有太多实质内容的情况下,在公号名称、标题、排版、图片等各个环节吸引读者关注和转发,让用户感觉有收获。 从书中内容看,作者写文章不可能去采访、研究,但是就能靠手头积累的各种真假未知的素材,有热点蹭热点,没热点蹭情怀,不时写出10万+文章来。 作者的写作技巧还是很有价值,类似的书不多,值得从业者参考。 总体评价3.5星,还可以
回复
25
来自:豆瓣读书
6.8 (490人评价)
作者: [美] 罗伯特·金奇尔 / 马尼·佩伊万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18-12
评语:3.5星|《订阅》:Youtube对用户喜好的发现与应对 主要内容我总结是Youtube对用户喜好的发现与应对。可以认为很多时候作者说的是Youtubu官方的态度与想法。穿插了许多Youtube上的成功创作者的故事。 Youtube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小众,百万粉丝的播主在现实世界的知名度可能很低,青少年熟悉的播主可能成年人完全没听说过。 我认为重要的Youtube的发现与决策是下面几条: 1:人们其实愿意牺牲清晰度以换取便利和速度; 2:2007年推出了合作伙伴计划,将广告收入分成推广到所有类型的创作者; 3:将内容推荐算法的排序依据从观看次数调整为观看时长; 4:主动到其他媒体做广告; 5:视频是新闻出版业未来发展的关键; 6:观众并没有失去对电视节目的兴趣,只是他们不能随时随地在手机上观看这些内容。 作者用畅销书的写法,写了许多成功播主的故事,穿插着说Youtube的商业发现与决策。这样做对美国读者来说显然读起来更轻松了,不过对我来说其中许多热门播主都是从来没听说过。另外全书缺乏明确的时间线和大局观,关于Youtube上的视频的情况,作者应该是只挑了一部分想说的话题来说。 还有一个缺陷就是不提数量更多的失败播主,他们可能被成功播主的故事吸引,投入很多资源,最后却发现成功者只能是少数。 总体评价3.5星,还不错。
回复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0 11 后页>

什么是书单  · · · · · ·

书单是收集图书的工具,创建书单后,在豆瓣看到符合书单主题的图书时可以将它放入书单,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看看其他人的收集,关注你感兴趣的书单。

这个书单的标签  · · · · · ·

读书 财经 科技

左其盛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