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乡的沉思(插图版)》看似简单。一开始是对一个荒弃了的农场上一年四季不同景象的追述,利奥波德和其家人曾在这里亲手进行着恢复生态完整性的探索;接下来,进一步就资源保护主义方面的问题,陈述了利奥波德在北美的其他地方的某些经历;最后则以几篇有关人与环境的关系和伦理学思考的文章结束全书。他的最具代表性的文章《土地伦理》,通过把土地——土壤、水、植物和动物,包括人类——想象成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个部分组成的共同体,而我们每个成员都只是其中的一个“普通成员和公民”,将前面文章中提到的各种问题串到了一起。
原作写的好,译本翻译的也好。 1.在某个被遗忘的四月里,那位种下这棵紫丁香的人,一定曾经想过在以后所有的四月里鲜花怒放时的喜悦。 2.我错过的正合时宜,因为当一棵...
(这是学校布置的随笔啦,完全按自己思想写的,估计偏离作者思路了,勿抽) 提到环保,你想到的第一件事物是什么?整齐的行道树?限用的塑料袋?亦或是近几年...
老子曾经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间自然,包括人类在内都是有这“三”所生。万物本一家,可见万物皆平等之观也不是佛家的泛泛而谈。可悲的是,人类...
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寂静的春天》这本书,看完《沙乡的沉思》,不知怎地,脑海中总是出现蕾切尔·卡森的这本环保学名作。寂静的春天,一个让人觉得毛骨悚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