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的书评 (134)

会打字的跳舞机 2009-01-23 14:44:17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版

人格标签、反表演的表演与存在意义

戈夫曼在50多年前根据一项在设得兰群岛一个佃农社区所作的实地研究资料写出了《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而其中的许多闪光的观点至今依旧对读者有着毋庸置疑的说服力。 本书的中文译名依鄙人之见,其实并不太确切,戈氏书的英文原名为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  (展开)
Sarcophagus 2013-10-01 16:14:10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版

新版粗勘手记

•初版12页冯钢译序,新版无。新版补译一页致谢,对初版作了深浅不一的逐句校改,囿于初版句子结构,未尽如意。新版编辑不太负责,产生大量新错误。 •新版添注了大量术语和人名原文,但依旧是所有注释译成中文,后面又没有参考文献,导致无法查考。 •卷首引用桑塔耶那...  (展开)
Wallander 2017-06-24 14:51:13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版

《微信中的自我呈现》

本文参照戈夫曼一书《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使用拟剧理论撰写此文,表达笔者对“微信”社交的一点思考 ,如有错缺,请多指教。 微信作为一个及时通讯软件,已然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目前,个人微信账号可最多添加5000人为好友,一定程度上它对我们的意义早已经不再是方便沟通...  (展开)
蜗牛 2009-04-14 17:22:55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版

读书笔记

戈夫曼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很好看~ 吃完午饭开始看,一边觉得很好看一边困得要死,冲了杯咖啡勉强抵挡一阵困意,哎,思想和肉体真是不能统一啊! 还是喜欢看这种Daily Theory,那种Grand Theory完全不适合我哇~ 戈夫曼同学用舞台理论来解释日常生活,虽然说有的地方...  (展开)
诗意地栖居 2015-01-18 22:54:41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版

(原创)《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书报告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提到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就不得不提其著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的“戏剧论”。而“戏剧论”又脱胎于19世纪初的世界上最成功的社会学系------芝加哥社会心理学派的“形象互动论”。前后相照,各自得彰。在实用主义哲学思潮影响下的社会学将关注焦点从社会进...  (展开)
Superabit 2011-11-06 11:05:26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版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 读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十一月初,河南义马发生煤矿事故。个中细节我不想多谈,有关事故的各项数据的意义也不大——至少从媒体报道的角度来看。新闻里的现场连线环节,记者用了绝大多数时间讲述矿井救援人员、医院医护人员和领导现场关怀这三个主题,而画面中的他们也异常卖力:每个路过的救援...  (展开)
颜小梧 2018-03-06 13:18:38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版

拟剧论视角下微信朋友圈中的自我呈现

(上学年写的小论文作业……) 摘要:本文借助戈夫曼的拟剧论,认为微信朋友圈中的自我呈现也是一种“表演”行为,我们应该合理运用印象管理的相关策略,恰当地进行自我呈现,同时应当注意避免过度使用社交网络造成的身份迷失。 关键词:拟剧论 自我呈现 微信朋友圈 拟剧论认为...  (展开)
梅茗 2006-04-20 20:09:31 桂冠1992版

明明知道你是在演戏,但我依旧信任你

明明知道你是在演戏,但我依旧信任你 ——读高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 (一)坐井观天与瞎子摸象   书中导读是由高夫曼弟子的弟子孙中兴先生撰写,有段话我得抄下来以儆自家:   “在这里,笔者只负责「导读」的部份,希望提供一些高夫曼其(奇)人其(奇)书的...  (展开)
azure8404 2010-09-01 20:58:11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版

表演不是虚伪和欺骗

戈夫曼从戏剧学中借用了许多术语来说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活动。其中最核心的术语当然是“表演”。戈夫曼说,“个体的表达,连同他给人造成印象的能力,包括两种根本不同的符号活动:他给予(gives)的表达和他流露(gives off)的表达。前者包括各种词语符号或他们的替代...  (展开)
木泺兮oO0 2019-02-18 14:00:16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版

每个人的朋友圈都是一个巨大舞台,理论高度解释“戏精是怎样练成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by喜马讲书 20181012 生活的表演艺术:包括演员、剧班、舞台和观众四个方面 演员:表演是人之为人的基础 角色扮演:通过模仿互动,成为人群中的一员 明白人群的“组织”方式:扮医生、病人,理解医疗场景。 懂得自己要扮演的角色:扮新郎新娘结婚,明白谁是主角、谁是观众。 意...  (展开)
JaneC 2012-04-08 10:40:43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版

作为演员的自己

“做作”、“装模作样”,在如今是挺严厉的指控。我们洞悉到某些人的言行并非出于本意,更像是在表演做戏,于是用上这些词,宣布我们对伪饰的不满,以及对真诚的忠实。然而,《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这本书首先就利落地指出:每个人都在表演。在其分析下,生活是场景多变的戏...  (展开)
Rachel秋秋 2021-06-22 02:22:31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版

表演本质上是合理化自我的行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书大名鼎鼎,所有学社会学的能说一句我不知道戈夫曼吗?不能。 不过以前没有这样专注于理论原著,现在我明确一种感觉,“大浪淘沙淘不尽可读性强的学术理论著作”。研读社会理论的人都知道,浩如烟海的理论家和理论著作读都读不完,几乎略有涉猎就要像下一部进发。全部梳理一...  (展开)
柏舟。 2022-03-16 12:44:49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版

拟剧理论在艺术、日常生活和社交网络的呈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中说:“这个世界是一个舞台,我们都是演员。”三百多年后, 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提出了“拟剧理论”。他认为,人生是一个舞 台,我们每个人都在按照社会要求的形象主动进行自我表演,在意志行为的主我与社会评价 与期待的过程中塑...  (展开)
懒残僧 2019-02-19 16:28:13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版

读《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人生何处不戏精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书我随手记下来3911个字。。。写读书笔记也用不了这么多内容。就像之前说的一样,《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这本书读了让我有“六经注我”的感觉。很多生活细节都被作者的理论合情合理的做出解释,一种“原来是这样啊”的醍醐灌顶感。不过由于随书标注的太多,反而不知道从哪...  (展开)
吕迪亚 2022-11-04 13:30:55 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版

别追星了,你我都是演员!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有句话叫:“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有的情侣喜欢对对方说:“我喜欢跟你在一起,因为在你面前我可以做自己”, 我们经常说:“我每天都在努力扮演好自己在家庭和单位里的角色”。 …… 生活中的我们真的离不开演戏吗?作者提到“人”这个词语源于古希腊戏剧中的“面具”一词...  (展开)
手指饼干一枚 2020-12-01 10:38:00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版

人生何以如戏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篇章脉络:从表演、舞台到印象管理 戈夫曼承接的首先是符号互动论的思想背景。符号互动论的研究对象不是抽象而宏大的社会结构,而是社会日常互动中的个体。这种视角认为,作为社会互动中介的符号以及个体对符号意义的阐释才是“社会何以可能”的关键,...  (展开)
沐安 2018-06-22 00:30:38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版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引言 【在互动中个体根据获取的信息来进行情境定义、制定行动方针】 人与人之间互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是,具有共同且一致的情境定义。只有个体获取对方足够多的信息之后,他才能够根据以往的经验来推测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会采取怎样的行动,从而他才知道自己应当...  (展开)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2-08-23 14:20:49 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版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最真实的25句话,看破人生如戏

1959年,《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出版,虽然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其中的许多闪光的观点至今依旧对读者有着毋庸置疑的说服力。 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这样评价这本书,“对普通读者友好,而对社会学家来说,这是一本在其职业生涯中可以反复阅读的作品”。 该书在1961...  (展开)
哲夫成城 2022-07-17 13:38:42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版

【转】王晴锋:戈夫曼与符号互动论——形似与神离

内容提要:欧文·戈夫曼通常被视为符号互动论者,其原因包括芝加哥大学的出身、与赫伯特·布鲁默等人的关系、面对面互动的研究主题以及微观社会学的研究领域等。然而,戈夫曼实质上并非符号互动论者,其理由主要有:采用“策略互动”、“互动仪式”等概念以区别于“符号互动”...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后页> (共134条)

订阅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