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主角是一对父母早逝的兄弟。弟弟直贵,这个与社会格格不入的青年,在他的眼眸中存在着回避众人目光的理由——他的哥哥刚志为了替他筹学费而闯入民宅偷窃,失手杀人。刚志为此入狱服刑,兄弟俩只能用书信互相联络。哥哥在狱中为自己的罪赎罪,身为弟弟的直贵尽管无辜,却从此背上了“杀人犯的弟弟“身分,在这个社会上,一次又一次的被歧视,被驱逐……他失去了原先安静的校园生活,失去了原本可以在歌唱舞台上发光发热的机会,失去了初恋女友,他还能为自己哥哥所犯的罪失去多少?
《信》是东野首部将笔触深入到罪犯家属心灵的作品,其实,《信》已经跳出类型、流派的格局限制,兼得犯罪小说、成长小说、言情小说、社会问题小说之趣,是部集大成的作品。
即使是善良的人,也不能什么时候,向谁都显示出来善良。得到那个,就得不到这个。都是这样的事儿。要选择这个就要舍弃那个,如此反复,这就是人生。
你对自杀怎么看呢?是容忍派吗?” “自杀?”突然话题改变了,直贵有些懵。 “是不是认为有死的权利?我是问这个。” “噢。”稍微考虑了一下...
“有歧视,是当然的事情。”“大多数人都想置身于远离罪犯的地方。和犯罪者,特别是犯下抢劫杀人这样恶心犯罪的人,哪怕是间接的关系也不想有。因为稍微有点什么关系...
所谓偏见,就是不平等看待,其产生的根源就在于人的自私本性。这里的不平等看待,其实可以视为一种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时的态度平衡缺失,而总是向有利于自己的一方倾斜...
从图书馆借了这本书回来,才发现它是“豆瓣猜”里的第一个,不禁要感慨一下遇到它有点玄妙。 最近半年,开始读东野的推理小说,每一本都让我惊奇。 开...
◎“谁叫他哥杀了人呢?” 关于东野圭吾,有这么一个专属名词,叫做“东野圭吾路线”,指的是同一位小说家数度入围直木奖决选却最终落选的日本文坛怪现象,至今尚未摆...
书架上东野圭吾的书渐成规模,当初最喜欢《白夜行》,如今《信》也在心中占有一席之地。随着阅读的增加,感觉东野有着渐入佳境的两条路线:一个是神探伽利略系列,写物...
一封封来自高墙的信,寄托着哥哥的牵挂、祝愿,却也一次次的将弟弟的生活改变。 从最初的挂念到中间的怨恨到最后的断绝关系再到牵挂,直贵遭遇的一切经历的一切也是所有...
文_谢长留 上周看的《恶意》,贴了书评以后,豆瓣首页立刻开始推荐我东野圭吾的其他书目,首先上场的就是《信》,这部书我好早以前看过,那时候还不知道豆瓣这个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