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卦 【1】 当仆人的好处 古代的仆人可是不好当,虽然不必吃草吐奶,但肯定得整日介勤勤恳恳,小心翼翼,打不还口,骂不还口乃是必修课。但谁让你生在万恶的...
研究历史有两种途径,从宏观入手,如钱穆,考察当时的政府架构、税收来源、教育制度,另一种是像这本书,从微观入手,考察13世纪宋都临安的社会习俗、衣食住行。一个时...
1、城市 1)杭州交通非常发达,北靠运河可以连接淮河区域粮食区;东面钱塘江可联通海上贸易,把广州的稻米和海外奢侈品由海路运来; 2)富人区:杭州夏天天气炎热...
文/严杰夫 途加千字文俱乐部专稿 http://1k.tugus.com/ 不知道是什么理由支撑着南宋的统治者坚信,他们终有一天会从江南淫靡的杭州城,回到那黄河边的煌煌开封府。...
11年还是12年了?第一次看《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大概是那个时候吧?好像还是浙江文艺或者是哪里出的,应该是我看的第一本汉学家作品,印象很深。先是在图...
第53頁所配題為《宋代殿試圖》,其實用的是明代《帝鑒圖說》之“召試縣令”的故事。 “唐史紀:玄宗悉召新除縣令至殿庭,試理人策,惟韋濟詞理第一,擢為醴泉令,餘二...
追忆前夜的叙事 ——《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读后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
近日读了两本书《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和《品味奢华——晚明的消费社会与士大夫》,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历史著作。说是不传统,其主要指作者的立点不再集中...
版本:【法】谢和耐著,刘东译:《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导论】 《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一书,谢和耐先生从微观入手,考察1...
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 至少对我这个非专业者来说. 一位法国汉学家用他欧洲人的角度及现代语言来解读古中国的社会, 并巨细糜遗的说明了方方面面的细节, 感觉好像站在一...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 八佾 记得在午夜巴黎的最后,男主和女主在是否留在19世纪末的问题上发生了分歧。男主之前一直仰慕1920年代的巴黎,那...
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法文版。觉得很有趣的是,作者所用的地名是应该是按照汉语拼音出现以前的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地名音译直接拼得,所以我拿过来不免要根据发音来猜他所指的...
虽然是一个法国人,谢和耐先生却写出了一本能让人了解宋朝的很好的入门书。 他的里面经常引用的是《梦粱录》和《武林纪事》,并且和马可 波罗的游记进行比较。他的重点...
法国社会历史的研究可贵之处在于从日常生活中见出真切,而不是通过恢宏的叙述给出似是而非的分析。本书也是这个优良传统的例证。最可观的在于其论述专制政权对经济市场...
读完《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沉浸在其对南宋社会精致的勾勒和对中国人的深沉反思中,前面貌似是一些细致琐碎的勾勒描述,结尾对中国人思维特点的分析则升...
最近在读法国人谢和耐写的《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感觉很不一样。他们治史不像我们中国的史家一样,每读史书都跟看电视剧似地,尽是王侯将相的个人恩怨,呛...
作者中文功力应该不错,原书想必有引文的出处,所以译者可以直接找出引用的原书段落,这本书相当于一个检索。但作者在发挥想象的时候还欠缺严谨,能想起来的是说宋人在...
五月读城杨早推荐的《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是一本非常好看的书。阅读过程中我想记录100个知识点,比对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之所以形成;作者导言说历史并非延续,...
史书大多都是王公贵族的家史,从史记到资治通鉴,鲜有提及百姓日常生活。实际上作为一介平民,对于历史的兴趣更加偏向于日常生活的描述,这就是为什么有一段时间穿越剧...
作者是法国的汉学家,本书也带有鲜明的外国人看中国的那种特有视角和语言风格。这书的着眼点非常不错,选的时间节点,恰是古代中国一个重要的拐点。皇汉口中“再无中华...
放下法国历史学家谢和耐先生写的这本《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我想起的第一句话就是“崖山之后无中国”。这是一句不知来历却流传极广的话语,当然各方人士...
这本书的名字似乎有点偏差。说是中国,其实书中说的是南宋临安人的日常生活。临安显然不能代表中国。毕竟,临安,哪怕就算是整个南宋,都只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 古时叫...
读了《风雅宋》之后,我为杭州有消防队而惊叹,但此书告诉我:只是因为住得紧密,房子又多竹木结构,故火灾频发而已。 由此看,《风》倒是比此书更加简明,逻辑清晰,易...
和同学们共读《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作者谢和耐(Jacques Gernet)想要还原与重塑那个被文字记载的“城”与“市”,但读完之后我的心理并没有被拉近,反而多...
不能對原文,一對就失望,對謝公失望—— 雪中聞牆外鬻魚菜者求售之聲甚苦有感三絕其一 飯籮驅出敢偷閒,雪脛冰鬚慣忍寒。 豈是不能扃戶坐?忍寒猶可忍饑難。 謝公怎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