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的艺术》记述了一位作家和一位编辑在近四十年的共事中所汲取的经验教训。它的目标受众是读者和作家,是那些关心写作、关心如何写作和提高写作的人。我们基本的前提,就是你有能力学会如何写得更好。
在坚持事实方面,我们毫不含糊。非虚构远不止于事实确凿,可是它的出发点,就是不要凭空捏造。如果事件发生在星期二,那么星期二就是它发生的时间,哪怕星期四会构成一个更有条理的故事,也不能因此改动时间。当然,这并不等于把事实和真相混为一谈。
我们同样相信故事和人物的力量。我们认为,小说的各种技巧从来都不是虚构作品的专利;除了企图以虚构冒充事实之外,对于非虚构作家而言,没有哪种讲故事的技巧是禁区。我们还认为,无论是故事、论证还是沉思,图书、随笔还是家书,每一样都要做到新颖而准确,能够表达出一种独特的人的存在。
过去三十年里,美国文化变得更加喧嚣、快速、碎片化。就直接效果而言,作家赶不上流行音乐或是动作电影、有线电视网新闻或是即时通信。我们认为,作家不应该也没必要试图赶上这些。我们知道,写作仍然是通往明晰思想和情感的最佳路线。
《非虚构的艺术》是一本源于实践的书,是多年来尝试写作三类散文的产物:写世界、写观念、写自己。换句话说,这是我们俩尝试写作和编辑各种叙事文、随笔和回忆录的产物。
有些段落读起来非常亲切,关于 “视角” 的 “位置” 概念;事物与时间、非虚构与事实的关系;以及作者很多 “自身的问题”。
当事件没有传达出某种显而易见的戏剧性(人人都能从中读出一个故事)时,年轻作家会说:“这个我可没法儿写成一本书。”可他们缺少的往往不是一个故事。他们缺少的,...
(以下是根据我贴标签贴的部分来整理的,如有疏漏,敬请原谅指正,谢谢。) 1. 特雷西·基德尔《学童中》 2. 赫尔曼·梅尔维尔《白鲸记》 3. 杜鲁门·卡波特《冷血》 4....
先谢谢kk和笑月姐,转给我一份让人喜欢的作业。读完受益匪浅。作为一名普通的读者,觉得有义务把这本书推荐给所以喜欢读书的人儿。 一本不到两百页的小册子,却是一位作...
《非虚构的艺术》作者特雷西•基德尔,曾经荣获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等多个大奖。理查德•托德担任过《大西洋月刊》执行编辑和霍顿•米夫林出版公司图书编辑...
这并不是一本单纯的非虚构写作指南或者非虚构推荐书目清单。 诚然两位作者的目标受众是那些关心写作、关心如何写作和提高写作的人,从如何开篇、如何叙事,讲到事实与超...
除一笔带过不提及书本内容和登载在期刊上以外的作品以外,绝大部分书都在豆列中标记了,部分没有中译本的书籍收藏了原版英文书,并标记了书中给出的译名,如有需要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