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幼在乡村长大,那时娱乐不多,所以闲谈盛行。 直到如今,我还能清楚记得,停电的夜晚躺在床上听奶奶给我讲的妖怪故事,抑或是农闲时节的桥头、墙根边那些须发皆白的...
前不久在网上看到《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可能会在电影院重新上映的消息,这部电影可以说是陪伴90后走过了整个青春,影片中神奇瑰丽的魔法世界吸引了无数观众,各种千奇...
因为《中国妖怪故事(全集)》这本书,我认识了不少朋友。 很多都是素未谋面,但是因为妖怪,联系了起来。 这种感觉,实在好极。 或写一段短评,或撰长文评论,每一篇,...
2020年新春,全球的目光聚焦在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蝙蝠,因为它可能是新冠肺炎病毒的源头。 中国文化中,蝙蝠的“蝠”与“福”构成谐音,因此,我们自古将蝙蝠视为吉祥幸...
一、《中国妖怪故事》一书的前世今生 在日本的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到了夏日的夜晚,各路妖魔鬼怪就会聚集到一起,举行一场盛大的游行。据说,如果有人见到过它们,那么...
商朝末年,九尾狐奉命降世,化身为妲己,使得商朝衰微,周室兴起。而商亡之后,九尾狐却不知所踪。有人说它后来东渡扶桑,化身为鸟羽天皇宠爱的玉藻前,继续为祸朝政,...
这些千奇百样的“妖怪”,被艺术家们赋予了人性。他们既有贪嗔痴念,也有爱恨情仇。在这个人类与妖怪共存的世界里,作家以故事为镜,妖怪为鉴,写出了浮世悲欢的人生百...
千年以来,中国文人们有一个当成正经事做的业余爱好代代相传——搜集、书写妖怪故事。陶渊明、干宝、牛僧孺、袁枚、纪昀、蒲松龄、鲁迅……,这一长串星光熠熠的名字,...
一、我的“妖怪列传”梦 自从高二看了《诛仙》,对于小说中的夔牛,饕鬄这种上古神兽,就迷上了。 此后看完了《西游记》《封神演义》,从此对我国神话体系感兴趣。 市面...
2019年11月2日至2020年3月8日,一场以“日本超自然”为主题的展览在悉尼南威尔士州美术馆展出。 展览展出180多幅作品,包括浮世绘、微雕、插画等,呈现江户时代至今日本...
张云600多页的《中国妖怪故事》收了1080个古书上的妖怪。最近时不时就翻翻这本书,随机看看这些家伙到底有什么稀奇的。刚开始的时候就是图个新鲜,毕竟是妖怪嘛,要对的...
中国妖怪故事,“故事FM”的采访。 这次采访,应该是我谈得最爽的一次,整整聊了4个小时。 谈了很多之前没有谈过的好玩的故事。 关于中国妖怪的故事,关于我自己的故事...
朋友,阅读本文前,请您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收到更多精彩的文章了,您的支持将是我最大的动力。 2016年,网易上线了手游《阴阳师》,立即便在我国引起了热烈...
小冒坚持原创的514天 (一)《夏目友人帐》妖怪原型知多少? 胆小如我,从小就被过于写实的《聊斋志异》电视剧惊吓过度,一直不喜欢这种清凉题材。 然而,一部绿川幸的...
大书小读,确实适合摆在床头,一个用来看,一个用来“防身” 估计对中国的孩子来说,妖魔鬼怪的启蒙一个是每年暑假的《西游记》,一个是奶奶姥姥口口相传的“不听话,老...
“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
图丨文 逆光鱼 妖怪者,盖精气之依物者也。气乱于中,物变于外。形神气质,表里之用也。本于五行,通于五事,虽消息升降,化动万端,其于休咎之征,皆可得域而论矣。 —...
早年间一系列日本志怪类影视剧《百鬼夜行》、《雪女》、《镰仓物语》、《阴阳师》,令我非常着迷,从而阅读了一些有关日本妖怪方面的资料,从中得知很多所谓的日本妖怪...
前阵子带小勋读了一本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儿童绘本,我才发现,原来每个节气都有一个神话传说呀。比如霜降,就有霜降仙子。 我一边羞愧于自己的孤陋寡闻,一边又感慨,...
中国的妖怪好的多还是坏的多? 为什么21世纪了我们还要说妖怪? 中国妖怪和日本之间有啥联系? 中国妖怪的历史有多长? 什么是妖怪?妖怪有如何分类…… 8月8日下午4点...
孔子对于鬼神、天道等超自然现象或理念是持保守态度的,他教导弟子“祭神如神在”但同时要“敬鬼神而远之”,子贡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子路说“子不...
一、《阴阳师》手游传播日本妖怪文化 2017年2月16日,网易发布2016年Q4及全年财报,第四季度网易营收121亿元,同比增长53%,净利润37亿元,同比增长70%,这其中,在线游...
说起童年噩梦,日本恐怖片《咒怨》绝对榜上有名,虽然距离第一次看《咒怨》已经很多年,但那些恐怖的画面却依旧历历在目,哪怕身处三伏天、仍能让人感到脊背发凉。这是...
书名:《中国妖怪故事》 利益相关:编辑、作者我都认识 适宜阅读对象:小学、初中、高中妖怪入门书,喜欢妖怪的大人 特点:1,近似妖怪百科全书似的编排,没有一根主线...
许多人小时候都听人讲过妖怪故事,我不仅听过,还亲眼见过,甚至差点被吃了。 那年我六岁,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放学时间。 平常我会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回家,但那天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