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法国青少年的最爱:2004年法国中学生龚古尔奖
全法国读者的最爱:法国《读书》杂志2004年度图书、ELLE杂志读者评选大奖
同名电影《秘密》荣获2008年法国电影恺撒奖10项大奖提名
我们从冰冷的现实(死亡、失落与渴望)中所得到的慰藉,在于生活本身就具有点点滴滴的美丽。格兰伯尔以鲜明的风格、深刻和优雅的笔调捕捉到了这一点。《秘密》在讲述一个精彩故事的同时,也拓宽了我们的历史观。
——美国著名作家柯伦·麦凯恩(Colum McCann)
一部精彩作品,它用文字说出了无法言说的秘密。
——法国《世界报》
《秘密》以一种简练、低回但又不动声色的方式,表现了战争的磨难、难以启齿的痛苦、羞耻,如何在无形中影响家庭,进而改变新一代的心灵。
——英国《独立报》
二十年前,精神分析学家菲利普·格兰伯尔的父母从巴黎公寓的阳台一起纵身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如今,他终于鼓起勇气,用这部自传体小说说出埋藏了半个多世纪的家庭秘密。
我是家中的独生子,却总觉得自己有一个哥哥,比他高大、俊美、强壮,像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着他的生命。然而在阁楼上发现的绒毛小狗,却慢慢揭开了父母亲和整个家族的秘密。
“十五岁生日的第二天,我终于亲耳听到了我一直知道的故事……”在那个故事里,男孩果真有一个哥哥,哥哥的妈妈却不是我的妈妈。因为一段爱与背叛,因为绝望,年幼的哥哥和他的妈妈被送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
零碎的讲述,尚显稚嫩的笔法,没有什么技巧的布局,一个人对父母的缅怀,一个家庭在特殊时期的故事,这本书委实还是卖贵了。 其实这一类书不应该算是我喜欢的类型,...
读毕此书,在同其他读者一样为人性长长嗟叹一声之后,不免思量这场悲剧的源头究竟在何处。 整个异常惨烈的悲剧,导致几个家庭几代人的不幸,源起只是因为一个母亲不经意...
一个孱弱的少年,自己没有继承爱运动的父母的强健体魄,于是就幻想自己有一个哥哥,一个英俊强壮的哥哥。偶然的事情,使他一点点的发掘过去,发觉自己的幻想不是凭...
关于犹太人的战后的故事。 埋藏在他们心中的所有罪恶,所有不安,都化成了秘密——一个所有人都知道的秘密。 关于“我”幻想的哥哥,原来名叫西蒙,死在...
只是作者的一座坟,葬着自己的故事,写出来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渴望。或许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有如此感觉,所以读完感觉依然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