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关于中国晚期绘画史写作计划的第一种,探讨元代绘画。元代是蒙古人统治中国的时代,却也是中国文人画发展最具活力与原创性的时代。在蒙古人废科举制度的情形下,读书人面临着变节或失业的两难窘境,很多文人政途不通,转而以为人占卜、代书或绘画为业。本书即讲述了在这个异族统治、志不得伸的年代里,画家如何以绘画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与心声的故事。
P8,“向来俯首问义皇”,当作“羲皇”。
P141,”神狱琼林“,当作“神岳”(次页图注亦错)。
此图为高氏本人藏品,在《千年丹青》高氏一文中重又提到,将其题作《溪边水榭》,两书对此画的处理虽大相迳庭,但勉强仍能看出结构相同——不过本书插图的右边及上部...
赵孟頫的画和钱选一样,气氛肃穆,甚至荒凉,既没有氤氲之气,也没有自然写景的细节,以减轻画面干枯、呆滞而且是理性取向的画法。把这幅画放在历史的脉络来了解,它...
一直到唐代中叶,中国山水画最盛行的画法都是勾勒设色,即不论树、石或其他景物,先用线条勾出轮廓,然后填上色彩;“青绿山水”便是这类画法具体的展现。首先和这种...
不懂美术,也没仔细观摩过绘画原作,不好说。虽然作者点明了元代“文人画”底子里的士大夫心态,但基本上自身对绘画史的评价也依照了士大夫的价值标准,尊崇“本心”、...
“遺民心理”、“復古主義”、“文人畫”、“援書入畫”…每一部述及元代的畫史都會被這幾個詞縈繞著。如果我們要問元代繪畫為我們帶來了什麽,答案僅僅是復古主義、書...
王蒙《花溪渔隐图》传世有三个版本,中文版隔江山色129页亦有叙述:“王蒙的《花溪渔隐》有三种版本传世,全部收藏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院。此处复制了王季迁与李霖灿考证的...
入睡前想找一本书来慰藉心情,因为我时常会有莫名的荒凉感。在床头榻榻米上的一堆书里遍翻不得。最后掏出一本《隔江山色》,读了一章,心情渐渐平复。 《隔江山色》...
这本讲画史的书,并不一定比国内的写的好,但是我却喜欢他的视角。首先,在画史的描述中,能延展时代、社会的广度;在画家作品的分析中,不拘泥于所谓的“派别”,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