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你的书影音生活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1927年至1937年期间的上海半殖民地文化和现代性,是对以小说、电影、建筑、广告乃至时装等多重话语构建起来的关于上海都市之想象的考察。作者探索老上海话语的迷宫,重现检视都市上海在中国现代政治和文化史上的角色,对层次繁复、意蕴丰富的都市想象重新爬梳整理,建立起上海文化的“另类”特质。
关于近代上海的三个命题1、主体——必要的邪恶(由于上海对“中国性”的越轨挑战及其政治、经济上对外国势力控制的无言默许,才使得民族自救和民族革命的左翼吁求变...
P3尽管上海历史可远溯唐代,但关于上海的话语只有到了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通商口岸之一才逐渐显露其重要性却是不争的事实。P3-P4也就是说,一如世界其他著名...
打开App,看更多读书笔记
“现代上海”之重塑 ——《想象的城市》评介 《想象的城市》一书的作者孙绍谊系美国南加州大学文学、电影学博士,本书是根据作者留美期间的英文博士论文翻译修订而成。...
ps: 偶然看到本书作者去世了,不禁有些惆怅。我读这本书是在好多年前的学生时代,不免少年轻狂,虽然当时其实觉得本书写得挺好,但对其中一些并不重要的失误有一些过于...
打开App,看全部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