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院”是法国大革命时代建立的独一无二的高等教育系统,被拿破仑发扬光大。相对于培养优秀公民的普通“大学”系统,大学院致力于培养治国精英——法兰西的政治首脑,科学巨匠和精神领袖。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作为最负盛名的“大学院”之一,一所在读学生只有600-800人的学校,在两个世纪的历史中产生了大量诺贝尔奖得主、哲学大师和政治首脑——萨特、阿隆、格拉克、福柯、德里达、蓬皮杜……
对只闻其名、不谙究竟的中国读者来说,本书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这所独具神秘色彩的名校历史,描绘了一幅20世纪高师出身的杰出人物群像,并探讨了法国师范教育的独特传统以及20世纪以来高师所呈现的法国当代社会形态与文化精神。
在吃完药到睡前的一段时间里,我继续读《巴黎高师史》。这是一部20世纪巴黎高师文科部分的纪传体并纪事本末体的小史书。 在我的某些给人严肃细节印象的内部中,多少带...
“我爱英雄主义,爱疯狂,爱辉煌的壮举,爱舞蹈,爱美,爱战争,爱勇敢,爱快节奏的生活,爱爽朗的笑声,爱匆匆咽下的午餐,爱男女之爱。”1909年,诗人亨利*法兰克在...
之所以给这么文化的一本书起一个这么矫情的名字,是因为《巴黎高师史》完全不像它的书名给人的感觉那么枯燥!实际上,它更像是一本让你能够在阳光普照的下午,一边品尝...
本书原名《高师人》,讲的是巴黎高师辉煌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那些杰出的大师们,着眼于文科,对理工科无一涉及。译名颇不副实,与其说是巴黎高师史,毋宁说是...
鉴于某教授曾向我极力推崇巴黎高师,说啥精英教育之类的,怎么怎么怎么,意思是美国那些个大学数学不行,说我一定要考虑巴黎高师的纯数学研究……于是乎,我在舍弃了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