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上,当一个社会面对其复杂的环境问题,无法做出正确的应对和决策时,往往会走向崩溃。而发生在索马里和卢旺达等地的悲剧,也警醒着我们,即便拥有现代科学和管理技术的当今社会,一旦决策错误,也很可能会堕入灾难性的后果之中。
为什么有些人类社会崩溃了?有些却成功存活下来?正是带着这样的问题,书中以对失败的比较案例研究,试图为当今的人类社会提供一条生存与发展之道。
书的第二部分“过去社会”中,讲述了一个个发人深省的失败故事。其中,有对“复活节岛”和“马雅文明”这样经典案例的创新分析,也有对维京人殖民浪潮中两种截然不同命运的精彩叙述:在冰岛的维京社会克服恶劣环境,成为当今世界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而格陵兰岛上的维京社会,则因为一系列错误的决策,在当地土著人的竞争和挑战面前,溃不成军。同样,这一部分也讲述了过去社会的一些成功案例,比如日本社会早在幕府时代就推行的一系列环保政策和举措,就让人印象深刻。
在第三部分“现代社会”中,分析了发生在卢旺达的种族大屠杀,并跳脱了宗族仇恨和宗教歧视的框框,将其放入一个小型社会发生全面崩溃的视角下,加以全新解读。对于生活在同一个岛屿上的两个民族:多米尼加和海地,两种不同的国家命运的揭示,给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思考提供启示。而对于中国和澳大利亚这两个当今世界的巨人,书中各有一章专门论述,其中所含的许多信息和观点,将会刷新人们的原有认识。
在第四部分“实践教训”中,用了大量生动的案例,讲述了跨国大企业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微妙关系,其中的经验,对中国的政府和商业决策人而言,很有借鉴意义。
【缩写】戴蒙德《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是kevinou写的,觉得放到笔记更合适,原文请见http://book.douban.com/review/...
我放着12月就要考的N1书不看,看这种书看得入迷。看到澳大利亚这章发现了几个少年时毁三观科学之谜的真实出处,然后更兴奋了。是的,我一个一个说,这两个点在读...
我想在此描绘一张导致群体决策失误的路线图,其中各种因素大致可分为四类:首先,群体可能在问题确实发生之前无法预测到它;其次,问题发生后,群体有可能仍然无法觉...
把评论里提及翻译的部分都读了一遍。看到摊开在太阳底下的那些低级错误,想着还有许多没被指出的,心里觉得非常地羞愧。一件事能做却没有做好,归根结底,总是认真...
没有预见危机
指:问题发生前,群体因没有预见危机而铸成大错。
1)没有处理过同类的问题,没有经验。例如19世纪80年代英国殖民者将狐狸和兔子引进澳大利亚。
2...
不知钻石教授戴蒙德先生是否预料过他新书在中国推广的难度。也许他曾设想过,书中对中国环境政策的思考可能会引起一些争论和反感。但估计他不会预料到,这本巨著的推广...
作者按:戴蒙德去年入选全球前十大公共知识分子之列,是我非常喜爱的学者。不过,此书精彩程度并不及他之前的两部著作《枪炮、钢枪和细菌》和《性趣探秘》。 这篇书评刊...
朋友问我,《崩溃》那本书写了什么,是描写大灾难吗? 我告诉她:那本书,写的是社会为什么会走向崩溃。那本书里,戴蒙德说,环境问题一点也不新鲜——“从50000年前智...
【读品】罗豫/文 虽然环境问题已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并发症,赚钱、买房、买车、炒股依旧是中国人日常交流的话语磁场所在。环境问题,最多是饭桌上的“季节性冷盘”...
1. 本书所研究的崩溃,是指在相当大的地域范围内,历经一段时期,人口数量、政治经济社会复杂性的遽减与衰败。知名的崩溃例子有玛雅、复活节岛、吴哥窟等。作者举的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