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一杯威士忌,(聊的)太开心了。两个聊到兴致处,许知远的酒欲大发,幸甚至哉。 许知远开头评价的项飙:我非常理解他,他去印度、澳大利亚对IT民工的调查,他对高速...
序二很容易找到,分享下序一吧。 让他们看到饱满的自己 项飙 《跨越边界的社区》原版成书于1998年,2000 年出版。摆在读者面前的是我第二次修改的结果。第一次是在2001 ...
人类的记忆往往并不可靠,一代人的时间就足够将自己发明成另外一个物种,他的子孙与他的祖先相互对视,彼此看不出有亲缘关系,就像现代绝大多数民族国家的历史发明都经...
做为一个02年来京住在“浙江村”的小辈,看这本书就是看到父辈们的创业史。我的父母也是混迹于服装市场这一产业里混口饭吃。刚来这边时就感觉人多了,房子大点,但脏乱差...
花了两天时间通读,很久没这样酣畅淋漓地享受一部作品了。说几点感想。 1. 印象最深的还是关于空间的反思。 原著中通过对“浙江村”日常行为的观察,提出“浙江村”实际...
失眠,便终于看完了... 拾起书来的原因当然是十三邀,但刚看过《江村经济》又是巧得很的事。其中个人视角的叙述方式好像毫不严谨正规,可又详尽有力,像一部“村落”的...
野蛮生长 1995年11月21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大红门的浙江人聚居区被强行拆除。12月21日,聚居地之一的马村,人去村空,存在了数年的浙江村,暂时告一段落。 浙江村处在...
合上这本每一页都留有我的痕迹的五百页厚书,心中松了一口气,也有一种挥别时光的矛盾。 说到看这本书的最初动力,还是对“项飙”这个名字的好奇。这学期肖老师“社会研...
去年读了一本书,项飙《跨越边界的社区》,对我影响颇深,每次想写读书笔记的时候最后却因各(其)种(实)原(是)因(懒)不了了之。 直到前几日看新一期《三联生活周...
之前写的一段总结,贡献给我在豆瓣的第一个书评吧。(有些图还是其他书评里找的...) 虽然是外行,不过看热闹也蛮有意思。 最近闲暇时间看了这本小有名气的社会学调研作...
本书第一、二、九、十章集中论述了了项飙提出的新概念或对社会学理论的新阐发(例如“系”、“锁住”、“套”等),较为系统;而第三~八章主要记述了“浙江村”的实地...
我写这本书,目的并不是要发展独立学术系统中的某一概念,而致使想提醒大家要对自己的实践方式进行反思。是我意识到,人们总把“总体判断”作为行动的前提,是有危险的...
从《十三邀》开始了解项飙老师,他和许知远的对话好像点亮了脑袋里的很多小灯泡;后来听《得意忘形》又从淡豹老师那里听闻项飙老师的大名;趁假期终于拿起这本书,开始...
北京南城的“浙江村”是如何形成的?温州商人是如何聚集在一起,形成特殊的商业模式的,从而改变了北京甚至全国服装行业的?面对国家的干预与管控,“浙江村”村民们优...
书十分好读,讲起浙江村里的事情娓娓道来,感觉近乎于在读小说,平和亲切,看到村里面的种种事情觉得很有趣,像是在通过作者接近一个不熟悉的群体,看到他们解决问题的...
改革开放初期,有一群温州人来到北京,他们大多是亲戚乡邻,一起从事服装生产工作,作坊生产、地摊销售,相互之间是一种简单合作关系。 由于这里生产的服装物美价廉,生...
这本书之所以能让项飙年少成名,除了在书里他显露无疑的天赋般的专注及灵巧,私以为这个题材本身的吸引度决定了其受众绝不囿于书斋。书里在方法论层面亦给了我很多启发...
《跨越边界的社区》确可谓是一本能够浸润生命的书。不仅仅是让我能够在学术之路上打卡(看完某些西方的著作常有此感),而能改变我对于生活的看法,让我去思考“体制内”...
在正式开始书写之前,我先说下我下午读完这本书之后就又去看了另一本书,这本书在微信读书上也就60页左右,书上又是康德,又是卡夫卡,又是虚无,看得我云里雾里,总感...
这本书我去墨尔本旅行的时候开始在飞机上看,回来后的漫长假期陆陆续续看完。很喜欢里面的第六章和第七章,这两章把浙江村的盛极一时到凋零分散写的很细致。 从大的维度...
作者头尾花了不少篇幅叙述写这本书的原因与他的写法,解释自己这么做研究的原因,因为他的表达方式在当时是比较新颖的,有是否是“学术性”作品的疑问。总结起来如下:...
整本书: 概述:小时间 小人物 小历史 时间线:史前史 北京 立足 扩张 清理转移 从乱象岛被迫正规化 内容丰富 人物事件众多 写作与研究: 不是正规的学术研究 更像是人...
看完充满敬佩,历时6年完成的人类学和社会学博士论文,把一个鲜活的“浙江村”跃然纸上。作者提出的“系”和“关系从”的概念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中国本土社会组织逻辑—...
最近几天连续读了吴毅的《小镇喧嚣》和项飙的《跨越边界的社区》,接触到这两本书也是极其偶然的,因为在豆瓣看另外一本书的书评偶然翻到了这两本书,评价颇高,凑巧的...
项飙的这本书以社会学,人类学的角度对上世纪80年代出现在北京的“浙江村”这一社区进行了分析。而不同于以往的此类书籍,在这本书的写作中,作者本人作为观察者,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