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描写了在那个物质和精神双重匮乏的特殊年代,天山脚下的乌鲁木齐,少男少女们遇上了像殉教士一样的英语老师,他的仁慈及优雅感染了那个叫刘爱的十几岁的男孩儿,使他对“英格力士”(English)情有独衷。他梦寐以求能够拥有一本厚厚的英语词典,渴望能够像自己的英语老师一样说一口纯正的“英格力士”。自此英语老师和男孩儿开始共同经历了一段动人曲折并令人心酸的人生。当文明因为稀有而徒增了虚幻的意义的时候,成年人将对文明的向往努力压抑在蓝绿的统一色之下,而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却执着地追求着心目中神圣的优雅与真诚,在他敏锐躁动而又无所顾及的目光下,一串串隐蔽的事件,一个个复杂的心灵一一呈现。这篇作品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折射出那个疯狂年代里对人性的扭曲及对灵魂的摧残,语言优美、洗炼、亦庄亦谐,富有节奏感,对文明和现代化的渴望表现虽然有些变形,但其内涵都是比较厚重和深刻的,也确属近年难得一见的长篇小说
文笔一般,叙事也有生硬之处(如李垃圾的死和阿吉泰的离开),优点是诚实。刘爱的青少年视角诚恳地揭开了那个年代大人间讳莫如深、欲盖弥彰的荒谬。
写一份触及灵魂的...
英语和俄语不只是语言 也是政权制度
女孩子都是聪明的,她们从来都能意识到自己的身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即使她们还很小,也不会例外。
全班沸腾了,国际音标四个字让大家心里充满了感动与渴望,就好像我...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喀耳刻(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ote/753398060/ ——“所以,一个人如果...
2018.2已读第30:《英格力士》 先想起的是前一天《斯大林之死》里的贝利亚,手里擒着权力的人,总能面色如常行径禽兽。然后是杨显慧写的<上海女人>,跟壮烈赴死不...
时过二十年,我从北京回到了乌鲁木齐,那是一个冬天。我看见了民族大剧院,当年竖着贴的白色瓷砖把这座雄伟的建筑包裹得像是一个巨大的厕所,这种建筑我在全国的每一个...
“没有什么事比突然听到了你熟悉的人的死亡更让人心动的了,那是平静生活永恒的兴奋剂”这种阴暗恐怖的体验大概是那个荒谬时代的真实写照。对人情和生命的冷漠已经习以...
初读「英格力士」很像「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少年刘爱对英语老师的迷恋,和少年雷托纳对女神玛莲娜的迷恋,同样从少年的视角,记录一段自我成长,时代悲歌,人性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