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二十九岁的凯伦·布里克森旅居肯尼亚,在恩贡山下的农场经营咖啡种植园。直到1931年,凯伦离开非洲。她返回丹麦,写下这十七年间在非洲这片奇妙的大陆上动人的经历。在她笔下,非洲大陆笼盖着一种广袤而又柔和的气氛,而鲜活其中的,是和这土地颜色最相贴合的人和故事。疾病、死亡、失败、割舍,是她在非洲的生命旅程中不断上演的课题,但这本书不是一幕悲剧或一首恋旧的挽歌,而是一种自由与勇敢的生命力的宣扬,一种纯粹、明净、深远的爱的渗透。
📎但当船灯点亮自己后,他就在车道上开得很慢很慢,让夜空中红色、绿色的小星星都沉坠进他的灵魂,唤起一些旧时的画面,以及他关于经营轮船的回忆,借此来体会真正靠...
“文明人已经丧失了沉静的资质,在被荒野接纳前,必须要向他学会静修的功课。”
“当你跟上了非洲的韵律,你就会发现,她所有的乐章都如初一辙。我向这个国度的野兽习...
凯伦·布里克森与安徒生并称为丹麦的“文学国宝”,可惜我们只知道后者。凯伦·布里克森仅就名字上要费一番周折,笔名伊萨克·迪内森,原名凯伦·布里克森,本名凯伦·...
《走出非洲》所描写的场景差不多过去了一百年(原本写的是“百年”,但感觉此词有歧义,故而特意加了个“一”字),但阅读过程中几乎感觉不到“隔”。这个应该归功于作...
2015年是我来非洲的第一年,一位在这边呆了7年的朋友给了我这本书,一直没有想去读;2020年决定离开非洲,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慢慢把这本书读完了。 企鹅出版社的版本把whe...
第一章我在非洲有一座农场,在恩贡山脚下。 第二章。卡芒提是个基库尤小男孩,是我的一个佃农家的儿子。 第三章有一年,长雨季没来。 第四章 卡芒提从平原来到我家,露...
我与这本书的纠葛持续了很久,总是断断续续的读,中间觉得快要看不下去了就去找些有乐趣的书看。就连电影,我也是分了三次才看完的。这本书虽然被称作布里克森的自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