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的另面的书评 (11)

邝海炎 2014-04-09 02:28:38

茅海建的“玄铁剑”

治史可分证史和释史两个层面,证史本是释史的基础,但由于学风浮躁,当下不少学者疏于(乃至直接跳过)证史,而热衷释史,妄图以新观点迅速扬名“抢滩”。茅海建却不赶这时髦,他多年来一直秉承“扎硬寨,打死仗”的精神,致力于证史,表现出一种类似金庸小说里玄铁剑的风格。...  (展开)
saidelizi 2014-04-25 12:06:02

极度倒霉的“杨锐”

杨锐真是倒霉到家了,本来完全可以不死的 7月23日杨锐杨锐他哥在四川去世了,杨锐执意要去奔丧,张之洞想让他继续当坐京(时局很关键对于张之洞一派),力图阻止杨回四川,结果8月初招考经济特科,张之洞就叫杨报考(之前杨锐参加了N次会试都都失败),8月13日张之洞的其他幕...  (展开)
汉唐阳光 2014-02-24 13:20:25

观察戊戌变法的新角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观察戊戌变法的新角度 杨天石教授指出:“多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思维方式,凡进步人物说的话都可信;凡反面人物说的话都不可信”,“在戊戌政变史的研究和阐述上,我们被康、梁牵着鼻子走的时间已经够长的了”。  (展开)
周绍纲 2014-05-20 13:53:47

张之洞与戊戌变法

周绍纲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次年,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廷割地赔款而告终。当时朝野震惊,纷纷要求变法图强。3年后,岁在戊戌,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决定变法,史称“百日维新”。维新历时不过103天,却影响了近代中国的百年进程。对这场“失去...  (展开)
哲夫成城 2021-04-18 09:06:39

【转】茅海建:“张之洞档案”与戊戌变法

史料的发现真是让人惊心动魄,在我研究戊戌变法已达十年之后,阅读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所藏“张之洞档案”,不由又有了牖开思进之感受。 很长时间以来,戊戌变法史的研究,以康有为、梁启超留下的史料为基础,构建成当前戊戌变法史的基本观点、叙事结构和大众认...  (展开)
陈嘉映 2020-03-23 01:23:31

细节本身就是故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中国史学界,戊戌变法一直是研究热点。上世纪末起,茅海建在这个领域下了很多功夫,出了好几种专著,其中,我读过《戊戌变法史事考》(三联书店,2005),最近又读了这一本。这本书通过细读张之洞档案重新梳理戊戌变法前后的一些人物和事件,例如张之洞与六君子之一杨锐的关...  (展开)
1N 2021-02-01 10:26:04

命运的朱圈

此前的戊戌变法研究,多以帝都核心圈的诸政事阐微为主线,此书所谓 “另面” ,我理解,则是根据外省疆臣的电文信息,看戊戌变法前后政争传至京外的 “水波纹” 。前者已于黄彰健《戊戌变法史研究》上下册、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一、二集等论著中有极为细密的考证。以康、...  (展开)
睡神 2021-01-11 01:51:51

一言难尽说清流

此前读了茅海建先生的《戊戌史事考》两集,强化了我一直以来对戊戌变法的一个整体印象,即一场特殊的闹剧。康有为领着一帮弟子,联络一小部分少壮派官员,借着青年皇帝立志中兴的契机,向相对保守的实权派官僚发起挑战。这种的政治斗争在华夏文明的历史中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之...  (展开)
小豹子 2023-09-30 23:26:55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版

张之洞如果顺利入京会如何?

利用社科院近代史所、经济所藏张之洞电稿等资料,与宫中档,军机处档、上谕档,录副奏折及时人笔记报刊文集互相比较,精妙绝伦,可以当做学习典范。考订张之洞与康梁关系从合作到对抗再到敌对的完整过程,张之洞在京城、上海等地派驻密探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北京有张权,侄子...  (展开)
不鸣而生 2022-01-22 16:16:21

史学就是史料学

史学常识告诉我们,从来就没有过“没有理论的史料”,也根本没有过“没有史料的理论”。对“史料学派”的批判目的就是不要史料。正是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1949年以后,史学界“一派独兴 “五朵金花盛开”的局面才得以形成。那“五朵金花”,即中国古史的分期问题、农民战争问题...  (展开)

订阅戊戌变法的另面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