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兰成于1974年受聘到中国文化学院讲学,1976年返回日本侨居。彼时,仙枝、朱天文、朱天心等一群年轻人正通过胡兰成的书信指导,在文坛领袖朱西宁的直接引导下,办起了文学刊物《三三集刊》,开始追求文学理想。为了鼓励青年写作者,胡兰成亲自撰文指导,遂有此书《中国文学史话》,实际上是胡兰成给仙枝、朱天文等年轻弟子的文学教材。
正所谓,风景人事在路上,欢喜触动留心里。
人身亦可以是像这样的,旧时婚姻单凭媒灼,结果远比现在男女自己拣中的好,因为旧时的姑娘都是花,虽分等级,总也是花,男子也都生于人世的礼教,有相差也不会太差到...
三分人事七分天意 兴旺之家五分人事五分天意 全盛时代七分人事三分天意 落入衰期
古来中国的文学就是:一、对大自然的感激。二、忠君。三、好玩。四、喜反。
代序 原要请陈丹青先生作序,惟出版在即,丹青先生又忙。三三诸人,也各有所忙,亦恐等不及。 去年冬天,木心先生讲述的《文学回忆录》出版影响颇大。此前,我费尽心...
书名太大了。抛开对于作者的他人评价,单从内容和题目来看,还是内容架不起这么大的题目,好比偌大个晾衣架只空荡荡挂了一件衣服,总是凄凉了一些。 本书应该当做胡兰成...
没想到胡兰成还能写这样的书,在看过他的《山河岁月》、《禅是一支花》、《今生今世》后,我便买了这本书,只想感受一下民国时期那种最中国的文学味道。 我没有学过文学...
中国传统文学亡于五四,中国当代文学始于五四。在多事之秋,只能一刀切,面对坚船利炮,中国人丧失了一切自信,文化是错的,文学是错的,汉字是错的,甚至习俗是错的。...
“那有情有义的小叔叔。”正是胡兰成最好的自况。 有士人的风流雅致,又有爱国的义薄云天,还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在里面。 胡兰成喜欢用飘渺如云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