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倫.凱蒂所著的《一念之轉》,實屬當今書坊的一股清流。凱蒂曾受十餘年的憂鬱症所苦,從沮喪、憤怒、絕望,最後陷入自殺傾向。1986年的某天清晨,她突然明澈地清醒過來,了知自己的痛苦是「如何」結束的。自此,她一直活在了悟的自由中。如今,我們也能藉著她所創的「轉念作業」(The Work)這一工具,找回內在原有的自由。
「轉念作業」僅有四句問話,它教我們以全新的眼光看待所有煩惱的問題。凱蒂常說:「造成我們痛苦的,並非問題本身,而是我們對問題的想法。」我們一直想要放下讓自己痛苦的念頭,卻從未奏效過。「轉念作業」反其道而行,它讓痛苦之念自動放下我們。
《一念之轉》這本書一步步教導我們,如何深入且準確地運用「轉念作業」於實際生活當中,比如:工作、家庭、金錢、疾病、自我批判、對死亡的恐懼等等。已有成千上萬的人操練過「轉念作業」親自證實了它的功效。
書裡提供很多實際案例,這些案主在操練之前,相信自己的問題根本無解,並認定此生都得深受其苦,也許心愛的孩子死了,或者非得與貌合神離的怨偶共渡餘生不可。還有,受不了嬰兒啼哭而幾近崩潰的母親、活在股市交易恐懼症的婦女,和受盡童年創傷威脅的人。在本書中,能清楚看到他們如何藉由「轉念作業」,從己心找到脫離痛苦的方法。或許透過他們的案例,以及凱蒂提出的具體洞見,你也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出路。
我们常说的是“一念之差”,多带有负面的意思,常用在于某事某人失之交臂、错失什么、毁掉什么的时候。这个“念”担当了不少的决策,一经谈起直教人曾经沧海。佛说一个...
当你受够了以后,你宁愿要“对”,还是要“自由”? 事实和真相是最大的,你与事实争辩的结果,就是自己吃亏受苦。 我很喜欢《一念之转》,里面的许多观念都超棒,比方...
你有没有试过这样的经验? 和某人初相识时,觉得他这里哪里不对眼,相处下来之后,却发现他并不如你当初所觉得的那样糟糕。 去做某件事之前,觉得事情...
最重要的4个问题: 那是真的吗? 你能肯定那是真的吗? 当你持有那个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 没有那个想法,你会是怎样的人呢? 想想看,今后所有的仇恨,心灵...
决定买 虽然心理学方面的书已经够多了 我觉得需要买的书分几种 一是工具书,比如养鸽指南 二是有收藏意义的,比如西方建筑图谱 再有就是,我一下子没看懂,但清楚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