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为杨奎松教授近年来所撰中国现代史读书札记的一个结集,涉及近代政治、军事、外交乃至重要历史的研究著作10余种。书中既有对这些著作学术成就、学术特色的中肯评价,也有对其中偏颇、阙失、不足的指正,并多有独到的见解。读来有耳目一新,振聋发聩之感。
古人云:“开卷有益”,但它绝非是“死读书”或“读死书”。读书方法,因人而异。而对于学者来说,“开卷有疑”,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责任。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必须指出的是,历史上几乎任何取得了中央政府资格的党派政府,通常会以煽动“爱国”心的办法,来作为动员民众和取得自身合法性基础的一种重要政治手段。…… ...
此即所谓不为古人讳,但为古人解,这是我们做历史研究的一条原则。关于这一点,陈寅恪先生有过一段很精辟的话可以记在这里。他说:今人研究历史,首先要能"与立说之...
看了《莫斯科与延安关系的另一种记录》和《研究历史人物不能忽视历史背景》两文后,不得不感慨历史教科书的包装之巧妙,你说他错,他也没错,说没有错呢,他确实漏了...
杨奎松《开卷有疑》一书,颇让读者耳目一新。此书价值不仅在于作者细致地厘清、校正了多种中国现代史主题出版物中的讹误、偏颇,以史料为基础提出自家见解,更在...
这本书很有意思,基本都是对关于中国现代史方面书籍的考证与查漏,看的出作者杨奎松的历史功底很深厚,也有想法,比较敢言。 第一篇是《孙中山爱国不爱国?》——兼评...
好书。好学术。:) 《明朝那些事儿》类似的书,看起来是很痛快,但痛快之后,又不觉得它有什么用,因为它只是作者的一种借助历史而进行的一种自我感情的宣泄。读之确...
有些章节非常好比如孙中山爱国不爱国,但有的文章几乎象编辑的校正,通篇都是多少页多少行怎么错了,就看不下去了,编辑的是以前的文章,有的很可看,有的不然
当时是看了南方周末的年度推荐后才知道这本书的,通过评论,以为这是一本类似于《明朝那些事儿》那样的科普书籍,理清读者的许多历史误解。然而看过这本书才知道,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