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语文,我是一个门外汉。但因为当过中学国文教员,平日又弄弄文艺,书店就把写这本书的约定,推到我的头上来,我当时随口答应,一写,这才知道并不是一件轻易的工作。要弄得好,参考探求,非有充分的时间不可。在这激荡的时代里,我又苦于未能闭门潜修,虽承书店一再把限期放宽,但粗率和浅陋的地方,是难免的,也许我自己倒先得被送进文章病院去。
然而我想,虽然出诸病人之口,这所谈的,总还不失为健康之道吧。
在这一部小书里,上编六章,偏于叙述,下编八章,专谈作法。我的企图,是要使读者对文章先有一点认识,然后再从这一点认识出发,来研究写作的方法,这样,不但易于人手,而且也可以把握住问题的中心,不至于说来说去,还是摸不着头脑了。
我知道有些教师在讲书的时候,目不离书本,口不脱道义,是十分严肃的;有些著作家在执笔的时候,出入扬马,吐纳庄骚,也是十分严肃的;我虽然站过讲台,弄过笔头,却自知和他们的距离之远。无论教书写稿,在我都十分随便,只要听者或是读者有兴趣,我总希望因此也可以使他们得到一点益处,开门见山,如此而已。
老人家的著作我基本没看过,但这一本小书实在让我捧腹。苦于多年没上语文课,找本讲写作的书看看。谁知道看了多时也没看到怎么写文章的内容,反倒是中文沿革八卦史。略...
唐弢是我高中课本一篇文章的作者,我原只知道他是鲁迅的粉丝,写过好多鲁迅的文章,据最近在梁慧星先生的极力推荐下,翻阅次此书,受益颇多。现做一简单总结: 1.历史 ...
这是我读过最好的工具书之一,基本可以像字典一样逐字逐句读,还比字典有声有色。作者唐弢先生是个性格活泼的青年,虽然说的是文字语言文体研究,行文却是全不枯燥,又...
唐弢老先生在27岁时写出《文章修养》一书,从中国古人对文章褒贬不一的评价开始讲起,从史前时代的造字,讲到古文、骈文、八股文、白话文的盛衰历程,并提出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