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二十年前初刊至今,影响持久不衰,亦曾被译为英文,广泛流传。现经作者校订原作,增补大量内容,并从更能彰显历史时空连续性的角度,调整编次,从而成为较初刊更加完整精到的名家名作。与本书相关之《走出中世纪二集》也将由复旦大学出版社近期推出。……
走出中世纪了吗?
由于时代的原因,大陆的...
龚自珍
1. 雍正处置他的似有野心的兄弟或功臣,都是委以重任,故出难题...就是先举之上天,再按之入地...但这样造成的还是有形的恐怖...从雍正到乾隆,将文字狱...
1. 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到安史之乱前夜,即所谓盛唐时代,已经到达自己的上行阶段的最高点...中国封建制度的法典化过程,也正是在八世纪初告一段落。封建制度...
其实觉得套用“中世纪”这个词来定义这段历史时期并不太合适。
没想到朱维铮先生也去参加今年11月杭州的马一浮研讨会。我们对马持论固异,见面交谈却能生出快意。我喜欢他的直言无隐的风格。其实我们吵过架,但很快重归于好。我因此...
近代化的动力渊源是中国近代史的核心命题,也是一大公案,“冲击-回应”和“在中国发现历史”各执一端,争到如今大家都渐渐没有了耐心和信心,干脆搭上乾嘉史学和...
二十年前读到《走出中世纪》,当时就极为喜欢。不过这次重读增订本,觉得当时肯定没能读懂。咱虽不能说年近四十而知三十九年非,好歹也有所进步不是? 作者界定中国的...
关于中国思想史的分期,有多种说法,我没有对之进行系统的梳理,现在就本书的时间框架讨论的是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当然以中世纪为核心,向前延伸到的是先秦,向后就延...
朱先生在书中一再强调,这本书只是编辑催促下整理的一些旧日随想、短论等文字,缀合而成的一本书。因此,除却文字顺畅、观点新颖、融史料于论述等优点外,还是要问,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