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在人们通常的意识形态中,中国没有发生过经济危机,也不可能发生经济危机,最多只能算是经济波动,而不能算是危机。但作者认为,中国不仅发生过经济危机。而且中国自建国以来的六十年间,已经发生了8次经济危机,而这些危机均与国家工业化阶段性特征有关:在 “城乡”二元对立的基本体制矛盾约束下,工业化、城镇化以及整个体制的改革所产生的制度成本均向“三农”转嫁,因而城市的产业资本就可以实现“软着陆”,原有体制得以维持;而不能直接向农村转嫁的危机,就导致产业资本在城市“硬着陆”,引发政府财税金融、乃至整个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
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三农”问题对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于是在2005年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国家战略,连续增加数万亿投资以吸纳数千万“非农”就业的举措,最后成功地应对了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实现了“软着陆”。
本书的主要观点是:“金融海啸”引发的全球危机,不仅是“金融化泡沫经济”所引起的,也是由“内含高成本上推”机制的西方现代政体在累积了大量的国家负债后产生的,因此中国人应引以为戒,加深对资本主义危机规律及其引发的内部乱像和外部地缘政治法西斯化倾向的认识。只有复兴生态文明,维持乡土社会内部化来应对外部性风险的综合性合作与自治,才是中国免于重蹈负债过高的现代化危机的合理选择。
"
【阅读本书】
第一次看这类书,非常非常好。不是太好读,中途有很多扫盲的、震撼的地方,忍不住找人分享聊天。300页,阅读加做笔记、聊天,3天,10小时。读得超...
引言P221 其一,本源与金融资本主义核心区的危机表现出西方现代化文明内生的矛盾之不可解。(与大多数学者类似,认为这还是资本主义结构性危机——全球金融过剩...
过去30年中国形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产业资本,这虽然是中国取得的经济上的最大的成就,但也前所未有的在政治上积累了劳动和资本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如何使之缓慢释...
世有三种书,一曰闲书,二曰有用书,三曰经世致用之书。 读第一类书,可以坐在马桶上,可以躺在床上,在纷繁浮华的硝烟下拥有片刻安宁。 读第二类书,或在书房,或在...
《八次危机》读书笔记 (豆瓣显示效果不好,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b11ae90101k3vf.html) 摘 要:新中国建...
我从未想到,三农的视野会被拓展到如此宽广的地步。“成本转嫁论”与其说是对中国历次经济危机化解路径的解释,不如说是对“三农”问题沉重的历史渊源解析。“三农”不...
这本书实际上买来已经快两年了,努力了好几次都没有看完,对于普通人来说,实在是太专业了。这次终于看完了,虽然实际上仍然迷迷糊糊,不甚明了,不过即使在这...
去年11月就看完此书,一直没来得及写。11月去JHU时,Silver等对温的观点评价很高,但她们只听过他的一个报告,而未读过此书。这本书还是很有分量的,在一个很高的宏观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