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的书评 (11)

星空 2019-05-17 20:56:20 新星出版社2019版

流亡者

2011年8月,诺曼·马内亚在辛迪加报业网(Project Syndicate Web) 上发表的一篇“反对简化”(Against Simplification)的文章,文中理由充分地指出,在北美翻译外版文学作品是一种罕见的做法。马内阿指出“外版书被认为太‘复杂’,这即是文学应该用简单的方法讨论简单的问题...  (展开)
思郁 2013-03-20 14:43:34

流亡者的悼书

1986年,罗马尼亚作家诺曼·马内阿(Norman Manea)被迫离开祖国,在柏林暂居一年后,最终去了美国,长居纽约。而此时,另一位罗马尼亚作家赫塔·米勒(Herta Müller)也因为不堪秘密警察的骚扰,决心远离祖国,和丈夫移居到了柏林,此后加入了德国国籍。当然,马内阿与米勒之...  (展开)
经观书评 2013-04-07 14:02:48

异国情调的哑角

by李静睿 尽管诺曼·马内阿早就得过美国全国犹太图书奖和麦克阿瑟天才奖,并且被视为罗马尼亚语写作中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但他却依然是一个“异国情调的哑角”。这个词正是来自他这本书,“彼得·加什帕尔意识到,在自由的狂欢节中,自己是一个异国情调的哑角。...  (展开)
瘦竹 2013-04-07 12:42:46

流亡者的自由困境

在博尔赫斯的小说《死亡与罗盘》(浙江文艺版译为《死亡与指南针》)中,侦探伦罗特自以为智力超群,却不幸中了凶手夏拉赫的圈套而落为猎物,他在临死前责怪凶手给他设计的迷宫不太高明。 在罗马尼亚作家诺曼·马内阿的小说《巢》中,多次提到博尔赫斯的小说特别是《死亡与罗...  (展开)
新星出版社 2019-04-22 10:13:42 新星出版社2019版

祖国,一个到不了也回不去的地方

阅读《巢》的体验是复杂的,作为一部小说,作者诺曼·马内阿并没有将故事与情节连贯、有规律地串联起来,全书中反而充满了破碎的呓语。 这些断裂的句子来源于主人公,或者说是马内阿的记忆。在现实生活中,马内阿被迫离开罗马尼亚,最终长居纽约,成为了祖国永远的流亡者。带着...  (展开)
春然 2019-05-26 19:42:04 新星出版社2019版

自由的代价是失去自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巢”本身是一个充满象征性、诗性和模糊性的意象,如果每一个流亡者都是一只迁徙的候鸟,“巢”就是它们歇脚之处,但于万千巢穴之中真的能做到所谓“此心安处是吾乡”吗?“巢穴”一方面保护着巢穴中的鸟儿暂时躲避危险,一方面也让他们与世隔绝、变成隐蔽的哑巴,失去招摇和...  (展开)
乱看书 2019-08-24 11:33:35 新星出版社2019版

流亡心史

作为流亡作家的马内阿,在流亡他国24年后,以74岁高龄出版了这本《巢》,讲述流亡者的心声。 说实在的,这不是一本好读的书,书名《巢》也很令人费解。 全书故事并不复杂,由四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头绪繁杂,以彼得为主线,叙述迪玛、帕拉德、彼得、戈拉等流亡者的故事。第一代...  (展开)
小布点 2019-05-06 21:02:35 新星出版社2019版

世界本是流放地,流亡即是归宿

读马内阿的《巢》颇有钱钟书《围城》的感觉: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然而,这也仅仅是个表象。毕竟,不论是帕拉德选择来到美国却惨遭杀害,抑或是彼得来到美国之后饱经风霜获得教职最终却神秘失踪,小说中每个人...  (展开)
籽黍 2019-04-25 09:53:40 新星出版社2019版

流亡者的悼书

“迷宫”是马内阿在《巢》这部小说中很喜欢的一个意象,从古希腊神话中的米诺斯迷宫,到博尔赫斯笔下各种繁复混乱的时间空间的迷宫,都成为书中不可忽视的元素。而这本书对于读者来说,亦是如此,马内阿的脑海中有庞大复杂的迷宫,但一次只揭开一角,我们看到一些曲曲折折的道...  (展开)
cedef 2013-06-10 02:11:24

很好

我不知道如今在西方,有哪位作家比诺曼·马内阿更值得翻译和了解。”——海因利希·伯尔 奥古斯丁·戈拉离开了社会主义的罗马尼亚,定居纽约,独自 一人生活,为书籍所包围。在与现实隔绝的巢穴深处,他全身心地关注他喜爱的活动:为同代人撰写讽刺性悼文。戈拉常常想起他的罗...  (展开)

订阅巢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