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海外著名华人作家黄锦树在中国大陆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集,精选了最能代表其创作水准和特色的中短篇小说十多篇。他铺陈中华性意象,逼视离散性现实,体现创伤性历史。文风绵密厚实,叙事奇诡惊人。对于中国大陆读者而言,读黄锦树的小说定会获得全新的阅读经验,会有繁花蓦然绽放之感,也会有老树盘根郁结之意。这正让人看到了海外华文文学可能达到的高度和可以开拓的空间。
黄锦树铺陈中华性意象,逼视离散性现实,体现创伤性历史。文风绵密厚实,叙事奇诡惊人。他的小说无疑会满足、提升中国内地读者的南洋期待,然而触目所及的热带雨林风情带来的不是异域情调的沉迷,而是历史、命运的警醒,作品弥漫的雨林乡愁由此具有了生命的本源意义。黄锦树比诗人还要敏锐、丰裕的南洋感觉证实了他的“南洋之子”身份。
胶林深处一座象征的森林,边界不断在你眼前退却。看到远方黯淡的火光,车驶进小路,朝火光迎去,以验证你在夜中的迷途。那灯火不断地远去,每一棵树都留下最初的泪。...
看着都替猫感到委屈,故时的土地被外来者侵占了,连久未归来的家的木板铁皮甚至可用的家居贴身用品也被鬼祟地掳掠了,而猫能反抗什么呢?
流水,岁月,记忆,消逝……是遗憾还是释然……
阅读黄锦树的小说,有一种饕餮的观感,具体说,是一种被裹挟的饕餮感。 这个在大陆尚不闻名的作家,却早已经在海外华文文学界掠起过旋风,他不只是马来西亚华文文...
南洋,可以想起什么呢?是阿飞正传里Leslie走进的那一片葱郁,还是倾城之恋里范柳原杯底残茶辉映出的马来森林,抑或是在战火纷飞中的一曲《蒲公英之歌》。《死在南方》...
“是一种宿命的召唤我来到这里,”我再度翻读祖父那叠未竟稿时忖道,“对某些人而言,生命是一种错觉。”——《大卷宗》(黄锦树《死在南方》p63.) 一 在翻阅南洋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