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哲学有各种面向,从一种感性的、体验性的视角而言,技术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变化,催生了电影等新艺术形式,改变了人的世界体验方式。当下的人们早已经习惯了新...
本不习惯发言,但看到诸位的评论,我感同身受,立马注册发表一下本人想法,此译本实在是太糟糕了,不少错别字不说,翻译简直让人如云里雾里,越看越费解,着实不如读原...
当柯达公司在1888年推出箱形相机,并向人们承诺:“您只需按下快门,其他的交给我们”时,他们恐怕还没有预见到,时至今日,拍摄已经成为普通人生活的一部分。 ...
看到“王才勇”这三个字就知道这本书能翻译成什么样了。没买的建议别买,没读的建议不要读了。不就是《摄影小史+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两篇小文么,有很多译本,都读...
見過好的譯文,也看過爛的譯文,卻從未見有如此之爛。我只能確認書上的漢字我都認識。此書的譯者王才勇使我明白,原來翻譯爛到這個程度也可以出版。看來如今人人都是翻...
Benjamin在机械复制时代看到了“震惊”,而Virilio在某种“科幻理论”中大谈“消失”。我深深地着迷于Benjamin在《摄影小史》里的一句话,从今以后,我们要把“艺术作...
另一处链接:http://site.douban.com/251106/widget/notes/18421337/note/487809917/ 阅读《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我怀抱着一个明确而狭隘的目的,看本雅明如何...
“技术”的解放与法西斯/资本主义批判:“光韵”消逝之后的美学政治化 ——重读《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堪称文化研究领域的必读...
王才勇版:这幅充满着无际悲哀的相片是与早期摄影的状况相对应的。早期摄影中人们在观照世界时还没有欣然向往地抛弃神的观念,相片中的那位男孩就是如此去看世界...
基本上没有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总算是咬牙坚持读完。我只明白了一点,或者说自认为明白:复制时代的艺术,以电影为代表,不再是传统艺术以个人的欣赏模式,代之以集体的...
本雅明的《摄影小史》是其写于1931年的用哲学、历史的视角讨论摄影出现所带来影响的小文,但是笔者阅读的时候,却遇到了很大的问题。 这种问题不在于如何翻译aura这类...
读起来很吃力 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 还是德国的原汁原味 本雅明的表达让我抓头发 仍不能明白他的中心意思 人怎么能这样说话呢
让艺术的生产脱离“手”?“解放手的艺术职能”这个观点似乎随着摄影的诞生不断被人们提及,从最初的壁画到文字印刷再到石版术,人们渴望用日新月异的创造发明来解...
这本书还没读,说说题外的理解。 摄像来源于生活但它不像其他艺术那样高于生活,因为它的艺术形式只是现场抓拍,它对于摄影的优势只是清晰度方面的。 摄像即便具有时间...
雖然是一本老書,但是卻對今天藝術品該以什麼樣的形態參與信息時代提供了一些參考.次思考了藝術(繪畫)作品物理性本身與畫面信息的關係,並且可以重新探索一個話題:在信息...
《摄影小史》——摄影的早期经典理论著作,书中的例证全成为摄影史经典。那时的现代艺术处在二战前的观念翻新中,摄影激发了绘画艺术的巨大变革和创新。本雅明当年对摄...
本雅明的思想中对于技术对艺术领域的介入以及由此带来的后果充满了悖论。他对艺术复制和文化工业的一些辩护性观点和看法也使得他得以特立独行于法兰克福。他认为以摄影(...
本雅明对于电影时代的预知是天才的,他的理论书有些晦涩,有时追求行文暧昧,不过,仍是充满了智慧。对他收藏的摄影作品同样感到兴趣。
我看的版本很漂亮,全译彩图版的,名称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插图有许多著名摄影作品或现代油画。 很容易被一些词迷倒,比如灵光、伤逝、光晕、哀悼、形式荒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