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及都市化的问题已成为学界热点,地上地下“文献”涌现,中西文化比较蔚然成风。从历史上看,中国的城市研究有悠久的传统,除《东京梦华录》、《梦梁录》等名著外,更有大量的地方志乃至“坊巷志”流传至今。但却没有留下一部综合性的城市史著作,而且所论多偏重自然条件和社会生活方面。如今,中国的城市研究者又多以欧洲城市为范本,甚至以欧洲的封建制度和工业革命来解释中国的城市发展史,未免隔靴掻痒。
相比之下,本书有两大独到之处。其一:用宏观的角度,从经济层面上来探讨中国城市的曲折发展与特殊问题。其二:充分体认中国这个具有广博文化和独特文明的国家的高度复杂性,以此出发来研究它的城市发展史。
概念化的问题依旧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韦伯根据西欧中世纪城市的特色,判定中国城市没有城市(city)。依照同样的逻辑,我们也可以根据中国古代城市特色,而断...
后来再随人口压力的变动、棉花的传入...
引言 无论是学者还是大众,似乎都有一种模糊但却坚定的信念,认为中国城市化的过程虽然缓慢,但却是不断上升的直线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学者们常常忽略明清之前的...
赵冈的书试图回答一些有关中国历史的重大问题:历史上土地问题的核心真的是兼并吗?为什么两宋是中国的城市和工商业发展的最高峰?财税制度对民间经济和社会到底起了什...
社会科学有时会被人说成是没用的学科,理由往往是社会科学研究者们煞费苦心得出的结论都是一眼看得出来的,就犹如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发现自己又回到起点一般。真是这样...
本书以宏观视角谈城市发展,不拘泥于某一城市,而是以中国前工业时代城市作为整体来研究,同时中西城市比较研究的视角更增加了说服力。 前工业时代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此书的第一章为概论,应该是在此后的几章专题完成后写的序言和导读类似,所以中间的不少证据都在此后几章出现,显得重复。 第八章和赵冈和陈仲毅先生的《中国棉业史》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