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以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约半个多世纪的中国为主要舞台,以这一时期知识分子的思想轨迹和精神世界为主要课题。在这半个多世纪中,中国的对外关系由朝贡体制转换为条约体制,而且面临着被瓜分的威胁。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的政治体制从王朝体制到共和体制转换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的政治变动和社会变动,其规模之深广是不难想象的。生活在这种激荡的旋涡中的中国知识分子,他们是如何认识所处环境的变化以及他们想使中国如何变化,是《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所要解决的主题。《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以凝练的笔法、独特的视角,分别从“万国公法观的变化”、“法国革命观的变化”、“体制选择”这些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世界认识的转换过程,以及他们各具特色的心路历程。
“第三个问题”下面那段如“西人果鲁士西、亚虎哥......梁启超《读春秋界说》”所示,康有为等变法派言及格罗修斯等国际法学者时......—— 此段顿号点...
洋务运动在时间上与明治前半期日本的近代化差不多是重合的。
1919年夏在上海作为旁观者目击了五四运动的孙文,收到激昂的大众运动的冲击,于同年10月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了中国国民党。
英国19世纪在导入公务员考试制度之际,甚至将科举作为其样板。
近代中国发展史,用李鸿章的话讲是“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而帝国转型的问题一直是史学界研究的一个重点。费正清先生将其归入“冲突-回应”模式中,认为近代中国...
序章 近代中国与知识分子 序章勾勒出了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型过程中,知识阶层由士大夫演变为知识分子的过程。士大夫是知识分子+官僚的结合,天然“学而优则仕”,在一...
佐藤慎一是日本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学界的著名学者,日前因需作文之故,读其《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一书, 时间有限,只选择性地读了其中与己所需相关的部分。虽无...
中国融入世界的一个视角--佐藤慎一《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 一、谁是文明:中国与国际体系 中国至少在政治上进入国际体系或者说列国体系,可以说是武力进入的;但...
本书正文共三个部分,分别为文明与万国公法、法国革命与中国、近代中国的体制构想,三者是彼此独立的论文。另外,还有一篇序章,是为本书专门写作。我想分享的是序章和...